第一五零章 忘恩(一)(2 / 4)

乱世小郎君 宇丑 4398 字 7个月前

出其中的真谛,女人就是麻烦!”

“阿朗这么晚来寻我一定是有事情吩咐吧。”

“是!跟我到书房里面来!”赵匡义带着石三来到书房,轻声的吩咐道:“你明日去一趟瓦桥关,帮我给徐羡带个信。”

“好,不过小人不知道瓦桥关在什么地方!”

赵匡义不仅苦笑一声,自己收的这个长随,平时做事十分的勤恳,只是无什么见识闹出不少笑话。不过这也没什么,心腹最重要的是忠心其他都是次要的。

“明日你一路北去,认不得路的时候,就趁着吃饭歇脚的时候向店家打听。”赵匡义拿开书架上的几本书,打开一个暗格,从中取出几锭银子来,“这些当盘缠拿着路上花销,明日再到马厩牵一匹马。”

石三掀起下拜接过银子道:“若是剩下了,小人再退还给阿郎,只是我不会骑马。”

“骑马不难学,路上吃点苦头便能学会了,你这就回去睡觉吧,明日一早就走。”

“喏,请阿郎把书信给我。”

“没有书信只有口信,务必当面告诉徐羡,就说有人要撵他下船。这句话你知我知,再叫徐羡知道,绝不能叫第四个人听见。”

上朝坐衙不到十天,赵匡胤就发现军政要事果真没有他置喙的地方,毕竟有两个宰相和一个枢相做主。至于禁军的兵马调动轮换也全凭韩通一人之令,难得韩通还给他几分颜面,调动殿前司的兵马时还会派人给他知会一声。

对于有职无权这件事,赵匡义并不放在心上,他明白自己只是柴荣拿来制约韩通的一个棋子,若是没有战事,自己就是一个摆设。

他只管每天准时按点的到衙门当值,琐碎的公务就交给幕僚属官,他自己则是喝茶闲坐,下了衙就约上故交好友喝酒谈天,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让他感觉有趣的事情,那位年仅十岁的皇帝似乎并不甘心做个泥塑木偶,虽然皇帝年幼不能决定任何事务,但是在朝会之上常出言询问,可是相公们解释一番,皇帝却常常一脸的茫然懵懂。

让人意外的是,这小小的人儿竟能叫出绝大多数朝臣的名讳,甚至能道出他们的功绩,当然张冠李戴的事情也没少发生,即使被群臣笑话小皇帝却依旧不改。

群臣都明白小皇帝背后有人指点刻意的刷存在感,即使相公们不耐烦,也不敢说不叫皇帝问话,只能耐着性子解释,以至于朝会常常拖得很久。

赵匡胤意外的是,小皇帝问过相公们还常问他意见,若是军务他自是精通,政务也能谈上几句,可连科举、历法、修书也问他,叫他难堪不说,相公们也以为他想争权合起伙来警告他。好在他婚期来到,可算是能从朝堂上暂时脱身。攫欝攫欝

前两年赵家接连有人过世,今日总算是添人进口,赵家今非昔比,迎娶的也是豪门的小娘,婚礼自是往大了操办。

这一日,他尚未睡醒就被人从被窝里面揪了出来,前些时候还发誓再不回娘家的赵宁秀,一把将他按到在镜子前,开始给他的大黑脸上涂脂抹粉。

他是个豪放的粗汉子,又不是卖屁股的兔儿爷,叫兄弟们瞧见了这副模样还不笑话死,趁着上茅房的功夫将脸上的脂粉抹了,这才敢出门见人。

来客很多,有军中小卒也有朝廷大员,饶是他的府邸足够大,也不得不在街道摆上桌凳待客。

客人的层次相差很大,送的贺礼差距更大,知客大声的唱礼,“殿前司铁骑营伍长张老实贺仪二十文,殿前司第八营都头郑大诚贺仪三十文……”

饶是赵匡胤平时大度阔绰也不禁腹诽,“这些王八蛋从前跟着老子蹭吃蹭喝,也没少受老子接济,老子难得有喜事,就拿这一星半点的来凑数,老子不怕丢脸难道你们就不怕丢人吗?”

“……安国军节度使李令公赠贺仪钱五千贯,殿前司石指挥赠贺仪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