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团练总兵(下)(2 / 2)

下是真懂了……

武大烈说了这许多,别的都还无可无不可,只单这最后一点,算是说到了他的心坎儿上。

自打来到这大明王朝,他一直想能在这里好好地生活下去。

可“永宁第一恶少”的名头,就像是一顶摘不掉的高帽,始终顶在他的头上。

为这个更不知生出了多少事端自己开粥厂、济灾民……桩桩件件,无一不是为了拿掉这个头衔。

如今办好这个团练,若是真能就此转变大伙儿对自己的看法,那还真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好处。

送走了武大烈,返回花厅的梁铮已然打定了主意,招手叫过了苏清和“咱们梁府的田租……”

“少爷放心,还够支持扩编团练。”苏清和立刻心领神会地大声保证。

“是嘛。”梁铮稍稍松了口气。

自己手上有了更多的人,红娘子来找麻烦的话,也得掂量掂量。

“招兵买马的事你来负责。”思来想去了一番,梁铮冲着苏清和吩咐道,“我只提两点要求第一、流民不要,我只要永宁人。”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流民来自四面八方,虽然如今永宁城外这些人一抓一大把,很好招,但他们参军是为了生存,一旦出现险恶的情况,立刻就会崩溃。而全部由永宁人组建的军队则不同,大家抱团得很,而且身后就是自己的家,守卫起来当然卖力。

一个军队如果绝大多数都由一方水土养大的人团结起来,从习惯相近,语言相通,心力易齐。

“第二,城里人不要,只要乡民。”梁铮又道。

这一点其实也很好理解,城里是花花世界,城里人见识多,花花肠子就多;可乡民则不同,乡下人朴实、容易领导。

梁铮的战术是建立在线列步兵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士兵必须绝对服从命令,不能有个人思想,否则一个人乱了,整个线列都会动摇。

梁府的家将对自己忠心耿耿,他有这把握,但扩招来的新兵就未必能做到了。所以他只要乡民,越土越好,因为这样的兵心眼实,能吃苦,好管理。

“我这‘两要两不要’,若是办好了,就是大功一桩。”梁铮悠悠地说着,“既然办这团练,就得拿出点样子来。我这人就是这样,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现如今流民遍地,招兵容易,大旗一竖,饭团一舍,随随便便就是几万人马,但想要精兵却难。你也是关宁出身,老爷手下使过的老人了,这里面的道理应该懂得——去吧。”

苏清和答应了一声去了。梁铮自己思忖了一回,又招手叫过一个小厮

“备轿。”他说,“我要去一趟县衙。”

这也是他刚刚决定的事。

他不但要办好团练,还要建立起一支真正的大明铁军——一支纯近代化的军队。

所以除了人、枪、军服这些,他还需要一块训练场。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才刚一出府,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