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靖康之难(十七)(1 / 2)

十月八日天一亮,陶宣干一行人便从怀州出发,当晚在狼车住下。陶宣干随即发公文派专人去往隆德府,请姚、李二位漕官负责办理钱粮。十月初九晚至泽州,在城外马铺住下。第二天一早进城,谒见泽州知州高世由。

三天之内,陶宣干招集溃散军兵一千三百余人。此时已深秋,这些人全都赤身露体,疲弱不堪。陶宣干将这些人一起带往平阳府。

十月十七日,陶宣干到达平阳府。他将沿路招集的军兵亲自交给经略安抚使林积仁,并向他传达了折彦质的意见。林积仁听后,依然坚持认为“平阳城决不可守。”

陶宣干说道“今日情况与过去有所不同,现太原已失,平阳府升为帅府,领导捍卫一路地区,所以必须尽力守住。近日皇上亲自下旨,甚是丁宁。今漕司与宣抚司亦步亦趋,自然也会全力支持。金人还未至,自己已不作守御打算,何也?”

据陶宣干了解,城中还有百分之四五十的人没有出城。他觉得,如果组织得力,守住平阳府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所以,他再三向林积仁陈述守卫平阳府的重要意义。

林积仁最后表态道“甚好,来日与都监一起到城上去看看吧。”

陶宣干随后又去谒见刘锐道“听说,将军现在手里已有若干兵马。离开宣抚司时,折宣抚亲口答应我,将马上派军马前来增援。”

刘锐说道“我手中兵马,加上张思政军马,共有万人,但已有不少差往各处。”

第二天,陶宣干随同两名都监登上城墙,查看守备情况。都监向他介绍道“城墙周长二十四里,敌楼战棚共有一百五十余座。但是,自从被刘嗣初、耿守忠焚毁后,都没进行修建。毡只有五百余领,只够挂搭四门敌楼之用。按照百步守城法,守卫二十四里城墙需要三万人,而城内军兵现今只有三四千人,远远不够。”

陶宣干问道“敌楼战棚被毁后,为什么没进行维修?”

两都监回答道“少匠人,缺材料。”

陶宣干又问道“何不出高价,从百姓中召匠人?昨天我来时,在赵城、霍邑道路中,看到汾河水岸边有不少抛弃的官中牌篾,何不取用?”

两都监回答道“搬运费力。”

陶宣干说道“现今再去赵城霍邑去取,已经来不及了。城中树木,应赶紧采伐以用。若还不够用,就拆除官员空屋以及民居空屋。对于民居空屋,等战后由公家出资重修返还,应赶快下令施行。”

两都监又说道“我们已下令给诸县让他们抓紧备办,可是至今诸县仍不当一回事。”

陶宣干说道“将延误公事的情况写成报告,连同这些县官姓名,一并申报宣抚司,立即查办。”

十月二十四日下午,陶宣干去谒见都统制刘锐。刘锐说道“刚得到回牛岭关报,金军已开始进攻回牛岭。”

陶宣干问道“都统是否遣兵增援?”

刘锐答道“统制司现管军马一万余人,其中四千步兵和五百骑兵已派往回牛岭把守关隘,二千步兵派往隰州,现城内只有四千步兵和五百骑兵。金人来后,岂不要接战守城御敌?哪还有兵马去增援。”

陶宣干说道“刚得到府州知州折可求的求援信,书辞恳切,要郝仲连提兵三二千前往救援。他说,丰州及其二寨已被金军攻破。根据探报,金军欲进攻府州,府州极是危急。”

刘锐摇摇头道“我处军马现在太少,根本不够用,哪有力量去增援?再说,郝仲连是宣抚司派来担任平阳府路副统制,本司不敢给他下令,须报告宣抚司才行。”

陶宣干急道“都统应多方擘划措置,事不可缓。”

第二天一大早,陶宣干去谒见林经略。林经略说道“今日偶然得到朝廷进奏公文,说我应该落职,到边远地区的小地方负责税收。如此来看,我已是罪人,我现在就该交割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