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靖康之难(四十七)(1 / 2)

这次前来议和的金使,依然是萧庆、杨贞和撒卢母三人。他们上次来时,曾一再要求宋钦宗出城与元帅会盟,但遭到宋钦宗与何栗的拒绝。上次临走时,萧庆曾对莫俦等人说道“我们还是坚请皇帝出城会盟,不然,围城之军决不解除,攻城之具决不撤退。未攻城前,皇帝若出城,二帅当执臣子之礼;若城破后,恐无相见之礼。若认为使人言语太过,即请斩之,使人不惜一死。此事,乃关系贵朝社稷存亡之大事也。”

莫俦等人皆回答道“此事恐终难允从。”

现在,萧庆一见到莫俦等人便开口说道“祝贺!祝贺!这回好公事也,且喜早了得当。国相元帅、皇子元帅问皇帝不肯出城,莫非有疑否?”

莫俦回答道“有何所疑?只是事体不顺。”

萧庆说道“来时,国相元帅、皇子元帅令庆等奏知皇帝,不再要皇帝出城,只要大臣计议,皇上近臣与亲王为质,便待退兵。候两路割地了毕,即送亲王归。”

莫俦说道“将即时奏知皇帝。”

萧庆又说道“来时,二元帅还说陈州门城壕,已填了三分之二长一里许,有攻城器具二百车,皆未令推向前。如依得书中所言,十五日放我等回去,和议便定。不然,二元帅说亦不顾我等三人,一面攻打,若一个军人登城,则再无商量余地。”

莫俦于是将萧庆等金使引见至睿思殿。

萧庆向宋钦宗奏道“免烦圣驾出城,只要宰相何栗出城议事。”何栗也在场,闻听此言,当即脸色大变。

宋钦宗不答应道“待遣大臣冯澥与曹辅前去。”

萧庆说道“议事非宰相何栗不可。冯澥、曹辅皆衰老怯讷之臣,元帅决不信其言。”

宋钦宗说道“冯澥、曹辅皆忠实大臣,乃朕所委任,军前有事,但与之商量。”

萧庆不以为然,又说道“请让上皇、皇太子、越王、郓王出城为人质。”

宋钦宗说道“朕为人子,岂可以父为质?太子方数岁,如何到得军前?”

撒卢母插话道“这事也可商量,如上皇、皇太子不须出去,只请亲王二人出城为质。”

宋钦宗说道“待遣亲信与皇族出城。”

莫俦与高世赏在殿门外,皇上与金使的对话他们全都听见了。他们觉得,金人要求已有所退步,应该劝皇上接受金人的议和条件。他们于是请求觐见,他们进殿后,力劝宋钦宗道“金人已不再要求圣驾出城,其心意有所回转,这极不易得。宰相与亲王,不可不遣。上次斡离不到城下,要宰相,陛下即遣张邦昌;要亲王,陛下即遣康王和肃王。今两军都攻到城下,粘罕凶悍有谋,又非斡离不可比,岂可不遣宰相及亲王?恐贻后日之悔。”宋钦宗默然不语。

萧庆说道“两位馆伴,请催促贵朝早日派遣亲王出城。若再拖延下去,恐误大事。”

莫俦陪同萧庆等人回到都亭驿后,忽然接到宋钦宗派人送来的御笔手札,令莫俦再三向金使解释本朝宰相只有一员,每日要处理朝廷事务,应付军前,不可一时或缺。已决定派遣辅臣冯澥和曹辅去,诸事自可商量。

莫俦和高世赏只好向萧庆等人多做解释,但都无用。

萧庆说道“必须得何栗并亲王出城,事便了,兵便退,不然则决定攻城。若城破之后,不知大臣做得大臣,亲王做得亲王么?我等此后也将不复来矣。”

杨贞又追问蔡京、李纲等所谓干戾人,都到哪里去了?莫俦回答道“皆已贬窜岭南海外,不知存亡。”

萧庆说道“在京城里的都不肯派遣,况干戾人乎?”

何栗自润十一月初一日担任宰相主持朝政以来,不知是为了自我镇定,还是为了装出镇定的样子给群僚看,他几乎每天都要在都堂里饮上几杯醇酒,谈笑自若,有时甚至还颇有雅兴地唱一唱柳永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