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赵构登基(终)(1 / 2)

四月二十一日五更时,大元帅府所属先锋军从济州出发,向南京应天府前进。紧接着,前军左军右军也相继出发。天色蒙蒙亮时,中军也出发了。随后,康王大元帅赵构跃身上马,幕府群僚们也次第上马,尾衔以进。后军紧随其后,进行护卫。在后军之后,还有一支殿后的队伍,是朱胜非率领的人马。

这天晚上,康王在一个名叫新兴店的地方住宿。此时,康王“神意喜悦”,他问汪伯彦“此地叫什么名?”

汪伯彦回答道“此地叫新兴店。我曾听说,太平兴国年间,北戎窥边,太宗皇帝幸大名亲征,刚渡过黄河,有人在皇帝马首前叩见,皇帝问其姓名,那人回答说叫宋捷,皇帝大喜。果然不久,传来我军胜利之捷报。今大王率军讨贼,行绍大统,而初宿新兴,此乃天意,这意味着宋室必将中兴!”康王听后很高兴,满脸喜悦之情。

这天傍晚,帅臣张深与副总管刘光世率领一支陕西军马,从小路来到新兴店,与大元帅府会合。刘光世躬身执橐,一看到康王所骑马足,就下马遥拜。康王派人过去,令他近前说话,对他亲切慰问了一番。

当晚,康王任命刘光世为兵马大元帅都提举五军。从此,刘光世成为康王的心腹,负责弹压诸军,并负责康王的日常警卫工作。

四月二十三日,康王到达虞城县。这天中午,西道总管王襄与副总管孙昭远率领一支兵马来此,与大元帅府会合。

同日,东京城内,张邦昌获悉康王正率军从济州前往南京应天府,于是,赶紧给元祐皇后上奏道“臣刚获悉康王正向南京行进,臣将躬率百官赴南京行在,计划二十五日出发,前去俯候舆辇仪仗等。”元祐皇后准奏。

四月二十四日,康王到达南京。此时,北道总管赵野与宣抚使范汭,以及将领王渊、韩世忠等,皆在南京,城市仍保持一定的繁荣景象。康王到达后,大元帅府立即宣布全城戒严。都统制五军杨惟忠等将帅各自警严,以防发生非常之变故。

四月二十六日,张邦昌到南京应天府,跪在地上痛哭请求处以死罪,康王慰问抚恤他。秉承诏旨任命汪伯彦为显谟阁直学士,黄潜善为徽猷阁直学士。代理吏部尚书王时雍等人供奉车驾和礼服到达南京,大臣们请求康王称帝的越来越多,命令有关部门在府门的左边筑坛。

五月初一,康王登上高坛接受天命即位,礼仪完毕后痛哭,在远方谢罪于徽、钦二帝,在应天府治即位,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

赵构即位后大赦,平常赦免得不到原谅的全部赦免。张邦昌及答应效力金朝的人,一律不问罪。命令西京留守司修缮崇奉祖宗陵寝。罢除全国神霄宫,停止给散青苗钱,为国捐躯及为保卫康王而死的人家属都得到恩惠奖赏。奉命出使金朝没有归国的人,供给家庭一年的俸禄。应选人及循资者,已经是承直郎的人,改授次等京官。臣僚因动乱离位的人,限一月的时间回到原任。溃兵、群盗都允许改过自新,归顺朝廷。

免除南京及元帅府曾经驻军一个月以上州县的夏税。应天府特奏名举人一律给予同进士出身,免除解试和省试。各路特奏名三次附试以上的人及宗室曾经参加贡举考试的人,都得到恩惠。那些勤王募兵的人把军队交给州县统军的人,然后赶往行在南京。朝廷内外官员及百姓都可以上书陈述民间疾苦,即使冒犯朝廷和皇帝也不问罪。朝廷任命的官员犯罪,不再听取皇帝圣旨裁决。蔡京、童贯、朱勔、李邦彦、孟昌龄、梁师成、谭稹及其子孙,不再进用。朝廷内外大臣,在十日内外分别推举平民百姓有才略的人一名。其他事宜按惯例办理。任命黄潜善为中书侍郎,汪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

同一日元祐皇后在东京开封,撤除帘布,不再听政。

随后几日,赵构遥尊乾龙皇帝为孝慈渊圣皇帝,元祐皇后为元祐太后,遥尊母亲韦贤妃为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