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建炎南渡(十八)(1 / 2)

今年江宁的元宵灯节,从正月十五开始,整闹了半个月。二月二这天,李清照和赵明诚坐上轿子,出城赏梅。从轿内看出去,沿街百姓剃龙头、收花灯,忙得不亦乐乎,河里居然还有赛龙舟,丝毫不见战乱迹象。

李清照不禁摇头评价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逢这等乱世还不忘讨吉利,这就叫苟活。”

赵明诚觉得李清照太过刻薄。他微笑道“过年嘛,世道再乱,还是巴望新的一年能过上太平日子。希望就是人心嘛。”

杏儿在旁跟随轿子出城,来到城外一大片梅林时,雪下得更大了。雪花纷飞,梅花怒放。赵明诚和李清照身穿皮氅下了轿,打着伞踏雪赏梅,杏儿在后跟着。赵明诚仰头仔细地端详满枝梅花道“去年丧母加逃难,竟误了赏梅。看这梅花开得多艳。”

梅林间掩映着一座座新坟,坟头上招魂的纸幡在风中飘舞,红花白雪一起飘落坟头。李清照乍见此情景,倒抽口冷气道“这鲜红的梅花,都是流民的血泪染红的,偏偏还这么美,美得令人心颤。”

“娘要是活着,听见这话又得把你关到屋里。”赵明诚笑道。李清照却没心思笑,也没心思赏梅“明诚,你是否想过,也许咱们永远也回不到青州,见不到东京了?”

赵明诚心头一凛,随即又笑“又胡说,江南岂是久居之地?青州理所当然是要回的。”

“可真要回不去呢?那可叫人怎么活啊!”李清照眼神直勾勾地望着前方。赵明诚语塞,为她拉拉大氅,转移话题“幸亏我有先见之明,如今要置这身行头可不容易。”

赵明诚难过又无奈地看着她的背影,慢吞吞地跟着回去。李清照回到府邸,因为心情不好,就把自己关在书房,独自翻了会儿书,看到欧阳修的《蝶恋花》,不禁吟诵“庭院深深深几许……”

因为刚才赏梅触景生情,她突然灵感大发,兴奋地遥想片刻,急速挥笔写下一首《临江仙并序》“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赵明诚给她端灯进来,悄然在后看着她奋笔疾书,情不自禁地接着吟诵“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这首词,把夫妻二人南渡后的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李清照和赵明诚不约而同抬头,无奈无语,四目相对,双泪长流,不禁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二月初三凌晨,金军五千精兵已经飞驰到距离扬州30多里的大仪镇。这就意味着,一个时辰之内,金军就可杀进扬州城。

此时赵构刚放下奏章,见外面天色微明,脱衣解带上床,嘴里还在迷迷糊糊地嘟哝着。一直陪在身边的篮珪打着哈欠方放下幔帐,康履就惊慌失色地从外面闯进来,一脚踢翻火盆,连声大喊“陛下快起!了不得了陛下……。”

“何事慌成这样?”赵构猛地打开幔帐。

康履忙不迭道“王渊来报!金兀术亲率五千精骑直奔扬州,离城只有15里了!”

“快渡江!”赵构大惊,一跃而起,抓起弓箭回头叫,“芍芬快走!”

“康履保护陛下先走。”吴芍芬临危不乱,迅速抱起赵构的靴子给他穿上。赵构狼狈地披上盔甲,被吴芍芬推出去,见王渊和两个副将正在院里给赵构备马,吴芍芬二话不说,立即让众人扶赵构上马,随王渊及两个副将打马奔出去,一溜烟消失在黑暗中。

不大一会儿工夫,全城火光冲天,乱成一团,梆子、锣声四处乱响。百姓哭爹喊娘,人仰马翻,争先涌向南城外,一路上相互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文书满天飘舞,瓜果、粮食、食盐、蔬菜被抛弃一路。

赵构、康履、王渊等五骑一口气赶到运河渡口,见河内水甚浅,公船、私船都胶着在泥沼中。王渊急了“江北都巡检何在?怎么还不开闸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