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敲打海商(1 / 2)

散会后,李昕叫来高平道“高平,你跟海商熟不熟?”

高平答道“属下倒是跟几个海商有来往,不知王爷有何事?”

李昕说道“明天把他们都叫到一起,在临安天香楼本王跟他们见个面谈点事。”

高平点头道“是,王爷。”

翌日,流连在临安的各大巨商都被高平约到临安天香楼,窃窃私语。王爷请商贾喝茶,自古闻所未闻,不知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还用问?这是给咱哥几个放血来了。”在座的杨二郎道。建康巨商杨二郎本是牙侩起家,后转为海商,有大小海船三十艘。其他商贾有以泛海贸易为业,各有大型商船五十艘的温州巨商张愿、明州人郑邦杰。有青龙海舟八十艘、家财亿万、富可敌国的泉州大海商杨客。广州王桂,竟有大小海船一百三十多艘。

话音未落,小德子推门进来,说王爷驾到。张愿等众人慌忙跪倒,叩见王爷。李昕身着便服,和高平一起进来,落了座,让他们都起来说话。众人起身,半个屁股落座,高平一一给李昕介绍。

“今日本王请各位喝茶,随意聊,各位都是见过风浪的名商大贾,不必拘泥。”李昕见众人心怀疑虑,就口气温和地开导他们,“巨舟过海,风大浪急,如何规避凶险?”

“有罗盘、海图,我等又知道季风,也晓得暗礁,所以出洋过海,如履平地。”张愿道。

李昕拿出罗盘“此物叫指南针,舟船有了它等于长了眼睛。”

“王爷的罗盘早过时了,王爷请看,小人这个罗盘是最新式样的。”杨二郎打断李昕,笑着从怀里拿出自己的罗盘递给小德子。李昕从小德子手里接过罗盘仔细打量,杨二郎介绍说,“它有48个方位,磁石为人工制成,定位更加精准。”

李昕仔细鉴赏,频频点头,又问“载重一万石船装货60万斤,50条船就是3000万斤,你们有那么多本钱吗?”

杨二郎解释道“除了自己发货,我等还拼装配货,让小生意人凑满一船货出海。”

李昕问道“你等经营海外贸易有何难处?需朝廷帮忙的尽管开口。”

“太有了!王爷,我等出口多为丝绸、瓷器、肥皂、琉璃,肥皂还好说,琉璃制品供应量低,可是丝绸跟瓷器自靖康以来,原先种类繁多、工艺精湛的瓷器和丝绸质量逐年下降,渐成颓势。”郑邦杰一带头,众人都七嘴八舌诉起苦来。李昕问“本王曾听说过处州龙泉瓷,可惜龙泉窑毁于战乱,难道全国瓷窑也都毁了吗?”

郑邦杰说道“钧窑等五大窑都被金军和乱贼毁坏殆尽,现在最缺的就是陶瓷精品。咱们说白了卖的就是手艺,工艺须保持领先,且核心工艺绝不得泄露给蕃人。”

李昕频频点头,暗自记下。张愿又说道“还有就是海上的安全问题,出海贸易第一怕天气,第二怕就是海盗了。”

李昕保证道“这个没问题,本王会让水军舰队肃清沿海的所有海贼,起码保证我们国家附近的海域没有海贼。”

杨客则问道“小人斗胆问一句,王爷如此关心我们海商,究竟是图……是因为什么?”

李昕起身凭栏远眺湖面“问得好,本王今天找你们,为的是扩大我国的海外贸易,海外贸易一本万利,本王要扩大海外贸易赚钱养兵,待兵强马壮,何愁中原不能收复?本王问你们,朝廷盐业银行开了有三年了,你们可曾去贷款过?”

杨客答道“禀王爷,去贷过,可是贷到的不多,现在想去盐业银行贷款的人太多了,朝廷银行贷款利息低,谁都想去朝廷银行贷款,但是毕竟银行贷款是有限度的。”

李昕回身道“好,本王答应你们,让盐业银行专门划出一笔款项,给你们放贷兴建海船,帮你们扩大船队。”

“朝廷专门放贷投资造船,这可是从没有过的盛事,王爷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