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五章 并无隔夜仇(3 / 4)

寒门状元 天子 7557 字 2019-07-22

没人待见丕儿。”

谢迁怒道“你把朝廷当什么了?父子同朝为官,更需要避嫌,老夫是那种任人唯亲之人?”

说到这里,谢迁发现自己说话的底气有些不足,仔细回想了下,自己好像真是任人唯亲,否则不会把沈溪捧得那么高,正是因为他从来都把沈溪当作“自己人”。

徐夫人作为谢迁结发妻子,跟谢迁单独相处时不会太给丈夫面子,扁扁嘴,转过身便走了。

这让谢迁更加不爽。

就在谢迁在那儿生闷气的时候,屠勋在门房引领下来到书房。

谢迁定了定神,起身迎接,随口问了一句“屠尚书大驾光临,不会是要跟老夫说沈之厚的事情吧?”

屠勋无奈地道“于乔既知晓,何必问呢?朝堂上的情况你也看到了,退朝后,朝野间几乎炸开锅,说什么诱敌深入,怕是这件事很快就会传遍京畿之地,那时连鞑靼人细作都会知晓!”

谢迁一脸的不耐烦,道“知晓就知晓吧,老夫还巴不得鞑靼人知道这一切都是我大明朝廷使出的计策,那时鞑靼人必将会撤兵,如此也就免去陛下御驾亲征这一隐患,不正好吗?”

屠勋叹道“话是这么说,但就怕鞑靼人明知此乃我大明诈败,却趁机犯我疆土,鞑靼兵马之威,于乔你不是不知,若其卷土重来,再度围困京师,敢问这京师防备还能跟三年前一样固若金汤?”

谢迁作为大明首辅,为所有文官所仰仗,朝廷出现什么问题,大臣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找谢迁解决。

关于沈溪提出的强兵国策,无法得到文官集团支持。

儒家中庸思想严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能相安无事最好不要主动找茬,所以当鞑靼人犯边时,大明文官首先想到的是保证自己的利益,边疆被劫掠没事,只要别抢到自己头上就行,大明皇帝不能出一点儿问题,还要确保京城的绝对安全!

但沈溪却没有这种因循守旧的思想,这也是他无法得到大臣认同的根本原因。

谢迁原本可以拿沈溪所说的那些道理进行劝解,但奈何不能把一些秘密泄露出去,尤其拿出兵这件事忽悠皇帝进而对付阉党,始终不那么光明磊落,而且谢迁现在对沈溪也不是完全放心。

谢迁生怕沈溪只是随便找个借口搪塞他,最后还是让朱厚照御驾亲征带兵杀往边关,现在便盖棺定论,等事情出了他连个转圜的余地都没有。

谢迁思索了好一会儿,才道“兵部之事,屠尚书最好亲自去兵部走一趟,或许沈尚书会给出明确的答复。我这边回答不了你,你也可在朝堂上跟陛下提及!”

谢迁说话的时候显得很不耐烦,最近许多事让他肝火旺盛,稍微一刺激便心浮气躁,不太想跟屠勋做更多解释。

屠勋生气了“于乔,你身为内阁首辅大学士,此等事不应该由你跟陛下说吗?沈之厚可是你举荐回京的,本指望他回朝跟阉党斗,谁知他履任兵部尚书后完全就是胡作非为,朝廷上下都无法接受他的行径,到现在你竟然还替他说话?”

谢迁抬头打量屠勋,一脸吃惊的表情“我几时替沈之厚说话了?朝堂上,我屡屡向陛下痛陈他的过错,难道你没听到?”

屠勋道“于乔,你的心思我会不明白?你想借沈之厚的手扳倒刘瑾,但你就不怕他倒向刘瑾?那时他手上有兵,反倒会成就刘瑾野心!现在刘瑾对于五军都督府尚未掌控,可一旦兵权在手,后果就难以预料了!”

谢迁厉声道“别的事你怎么说都行,我听之任之,但涉及刘瑾之事,你得完全相信沈之厚,他不可能投靠阉党,难道你忘了沈家那把火?”

听屠勋攻击沈溪人品,谢迁终于忍不住了,直接黑下脸来,冲着屠勋发火。

屠勋本来有话要说,但见到谢迁的态度,又把话头咽了回去……他原本想说,沈家那把火太过蹊跷,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