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又有灾劫?(2 / 2)

眼,这都什么智商?

……

看着他们两人在变着法夸杜清和,杨琇莹低声在杜清和耳旁笑道“你那个生态农业园,真的这么好啊?”

杜清和有点洋洋得意地说道“一般般吧,也就那样……”

“少来。”杨琇莹啐了一句,然后才说道“阿姨,你吃个鸡腿吧?叔叔,这个虾不错,多吃点……”

一顿饭其实吃了很长时间,毕竟是中秋晚宴,是要丰盛一点的。关键是,大家都谈兴很高,都不怎么下筷子。

其实,这些年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哪怕是经济不太景气,但是吃的喝的,都和以往一样,甚至犹有过之。这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习惯了大鱼大肉的,偶尔吃几顿粗茶淡饭,白粥咸菜还行。但如果天天是这些个,估计现在没几个人受得了。

于是,天天都好像过节一样,都没多少过节的气氛了。

往年的过节气氛是怎么来的?

都是因为平时舍不得吃的鸡鸭鱼肉,平时吃不到还馋嘴的应节食品,过节的时候都能吃上,所以过节的气氛特别浓。像现在,鸡鸭鱼肉不敢说天天齐,但一般家庭顿顿有肉是必然的事。再说了,像月饼这类的应节食品,其实算不上好吃,甚至还有人很抵触,比如五仁月饼,比如杜清和就不喜欢吃莲蓉蛋黄月饼……

所以,渐渐的,中秋节的氛围就不浓了。要不是有假期可以放假,说不定大家都不把中秋节当一回事了。

对潘州人来说,中秋节要想有节日气氛很简单,炒一碟田螺就行了。只要有一碟好吃的炒田螺,中秋的节日气氛立即出来了。

为什么呢?

因为中秋节前后的田螺最为肥美,很多潘州的家庭,都有中秋节吃田螺的习惯。别说潘州了,整个粤省都不少这样的家庭。市面上,平时一碟炒好的田螺,最多也就是二十块钱。要是在中秋节,翻一倍都不止。关键是,即便是四五十块一碟的炒田螺都能被卖光,可想而知,这中秋田螺有多抢手了。

要说还是杜母厉害,因为放假嘛,她前两天就出去买了田螺回来养着了,待得田螺吐出了泥沙,换过了几次水,她才在今天用铁钳钳掉了田螺的尾部。

吃完饭之后,一家人到阳台上等着月亮出来,闲聊着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就到杜清和炒田螺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