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垄断零售(2 / 3)

不会小于这个数字。

“5亿美元,徐生还真是财大气粗啊!”鲍富达皱眉说道,现如今的香江,市值超过5亿美元的,也不足20个,虽然对方所说的投资5亿美元不是一次性投入,但这说出来仍然是一种震慑。

而且鲍富达知道,对方拿的出来,香江作为怡和置地的总部,所有的竞争对手或者大型上市公司的资料都是其他人关注的对象。

这次地产危机冲击了几乎所有在港的公司,但美的集团却不受影响,其电子产品畅销全球,每年都利润都高达数亿美元,在香江,也只有汇丰的利润能够超过它。

而徐志旗下的恒大地产,主要的业务虽然也是地产,但一直以来皆是以收租为主,旗下也有不少地皮,但均未开发,按照纸面数字的确亏损了不少,但整个公司因为并没有融资扩张,所以仍然经营良好。

曾经的置地也是如此,只不过在失去九龙仓后,开始大规模扩张,也导致了现在的负债累累。

至于和黄和港灯,两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码头与发电,这些都是永久稳定的收益。

徐志笑道“在没有达到我的目标之前,百佳超市将会一直保持现在的状态,鲍富达先生,希望你还是能好好考虑我的建议。”

鲍富达说道“如果直置地愿意出售惠康,那东亚银行是不是就停止要求我们追加抵押。”

“对,只要贵公司的经营情况不再恶化,我可以答应暂时不需要更多的抵押。”徐志点头同意道,现在还不是置地最虚弱的时候,不能一击而溃,就没必要闹的太僵。

“那徐生愿意出什么价格?”鲍富达沉思片刻后,问道。

“52亿港元,包括置地集团所持有的所有惠康超市的物业。”徐志报出了自己的价格。

“你连超市所在的物业也要?”鲍富达皱眉道。

“对,全都要。”徐志点头说道。

超市行业,最重要的成本往往就是房租,而在香江,房租所占成本的比例则更高。

曾经的百佳及惠康,虽然几乎控制了香江一半以上的零售市场,但却很少持有自己所在超市的物业。

原因很简单,最初之时,百佳的背后是屈臣氏,惠康的背后是牛奶国际,这两家公司规模虽然不小,但主业并非地产,为了快速的占领市场,所有的资金必须用在刀刃上,租房就成了最佳选择。

而屈臣氏被徐志私有化后,虽然也注入了更多的资金,但那时正是香江地产行业最巅峰的时刻,徐志当然不会在这种时候收购物业,直到最近两个月,地产市场崩溃,香江前途未卜,不少物业老板急着跑路,于是百佳超市以非常低的价格收购了部分地产,使自己的自持物业比例提高到了20。

这一比例在置地则更高,因为自74年置地收购牛奶公司,入主惠康后,就开始慢慢收购惠康超市的物业,直到今天,惠康超市至少一半的物业被置地公司所有。

而现在徐志收购惠康,自然也必须收下其背后的物业,现如今的房价已跌,正是收购的好时机,更不用说,如果不收购,那么将来,这些反而会成为自己超市背后的吸血鬼。

“如果加上我们置地公司所拥有的惠康超市物业资产,52亿港元可不够。”鲍富达摇头说道。

徐志笑道“价格这种东西,自然不可能现在就定下来,我们需要的只是定下来这场交易罢了。”

鲍富达看了一眼陈松青,点头道“好,惠康超市具体的价格我会安排专业的团队去评估,等结果出来了,我会通知徐生。”

“可以。”徐志点头同意下来,收购了惠康,基本上就控制了香江50以上的日常用品零售市场。

陈松青哈哈笑道“好,今天的谈判算是非常成功,大家各取所需,将来也可以一起共同发展,来,干杯。”

“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