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书同车轨(求票票)(2 / 3)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9021 字 2021-01-01

眉更是挑动。

……

诸般政策,深层次意义截然不同。

“目下大秦治下,度量之用源至商君之法,可有石、钧、斤、两、铢五类,山东诸国之人也有先前之用。”

“今岁起,凡我大秦治下,当沿用商君之法,国府各大行署行之,与大秦之内的商贾之人,度量诸般,尽皆此法。”

“若以山东诸国之法为准,重罪论处,涉及大事,连坐不殆。”

秦王政居于上首,再次一言落下,而今山东诸国中,韩国、赵国已灭,燕国主力不存,不日可灭,魏国那里又传来好消息。

纵然可以抵挡,也支撑不了多久。

当其时,整个诸夏大地,除却滨海的齐国和南方楚国以外,中原之地尽归秦国,诸夏风华汇聚中原。

而欲要统御中原长久,非有一心贯之。

若然那些人有着相同的语言,有着相同的风俗,有着相同的文字,那么……乱象当不为弥生,秦国之下可为长久。

“今岁起,凡大秦县丞以上官吏,必须通晓秦国雅言,不为精通者,撤之。”

“五年之后,郡县之内,行文、雅言之属,须得贯之。”

续接先前之言,秦王政再次语落。

不强求诸夏万民尽皆通晓秦国雅言,但欲要在秦国之内为官,必须精通此言,否则,便没有治下的资格。

“相邦,诸般事可有难乎?”

整个厅殿之内,陷入一阵浅浅的寂静。

秦王政看向下首的昌平君熊启。

“大王之意,当为书同文、车同轨、路同属、音同言、度量归一等诸多法。”

“一者不难,若要同时颁布,是否有些操之过急?”

“当年商君变法强秦之时,也是分数批先后落下。”

肃重的黑色袍服着身,高山冠束发,熊启思忖数息,近前一步,拱手一礼,大王之意自己知晓,可诸般国策太多。

怕是部施展之下,不能够有针对的给予贯彻。

操之过急,更是不能够收到很好的成效。

“大王,老臣以为,大王之言……太过激进也。”

“诸国之风华,自有韵味,诸国之文字,也有传承,诸国之言语,也有源头,果然秦国之用取代。”

“无异于埋葬一切,数代之后,上古、三代、大周俱成传闻之事也。”

国尉尉缭子眉目紧锁,未等上首大王回复相邦之语,便是忍不住近前一步,拱手一礼,朗声而道。

声音虽有些苍老,可内蕴之力仍旧洪亮。

“丞相以为如何?”

周清位于右侧上首尊位,身躯微侧,对着国尉尉缭子看了一眼,视线落在李斯的身上。

于王兄今日所言,自己也是诧异,本以为接下来会缓缓推进的,不曾想,如今一下子部出去了。

“秦国之所以强,乃是法治之强,乃是法归一之强。”

“书同文之策,万民所学秦国文字、秦国之书,则心不为生乱,心不乱,则秦国不易生乱。”

“车同轨之策,驰道归一,则万民车马行之畅通,果然如目下诸国车马,混乱不已,道路迥异,焉得通行。”

“路同属之策,自当关卡设立,无论于之计然,还是税赋之用,还是兵行,都可为大用。”

“度量归一,功效自不必说,虽难,可为万世法。”

李斯近前一步,拱手一礼,看向大王,看向武真侯。

大王所言这般之策,自己先前也有思忖,只是没有大王所言这般深入而已,不过,越大的好处,往往道法阴阳,推进下去,会有更大的阻力。

于己身来说,当为大用。

“廷尉以为如何?”

周清视线落在王绾身上。

“秦法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