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你倒是看中他(1 / 2)

七月刚过,京城开始下起雨来。不光是京城,听说南方也一直下雨。接连十几天的暴雨。让京郊外的水田淹了不少。

暴雨过后,南方的晋州的河堤被冲毁。晋州百姓流离失所,不少难民入京城逃难。

庆仁帝龙颜大怒,因为晋州的河堤,前几年刚淹过一次。才修了没两年。竟然又决堤?

他大怒之下,派出柳和元当钦差,陈栋协同一起赴晋州。

柳和元陈栋调查回来之后,呈上的奏折让庆仁帝的脸都黑了。

工部尚书余景山,伙同晋州知府,工部侍郎,外加户部尚书楼洪,两个人将之前准备给晋州修河堤的银子贪墨了大半。

晋州为何会失守,皆是因为河堤质量太差。很多地方甚至只用泥沙给填了一下。不过是表面包了一层浆。

现在暴雨突至,晋州失守。百姓上万言书。要求严惩晋州知府及幕后人。

庆仁帝怒火之下,将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全部都抄家查办。晋州知府甚至没来得及进京城,直接在当地就处决了。据说晋州知府被问斩那天,晋州百姓拍手称快。

工部尚书余景山抄家后,御史柳和元又参了三皇子明恒一本。直指他在晋州一事中,也跟着贪墨了不少的银两。

这折子一上,举朝哗然。

柳和元自从尹丞相倒了之后,就把自己这条命当成是捡来的。胆子大得很,直言余景山家中的账本写得清清楚楚。曾往明恒府上送过三次银两,每次数额巨大。

那账本记得清楚,每笔银两,什么时候都一清二楚。而明恒完全无法自请清白。

最后只能一个劲的叫冤枉,说他没收过余景山的钱,也不知道余景山为什么要冤枉他。

庆仁帝气得很了,直接让明恒回府闭门思过。

这样一来,四位临朝的皇子,两位都在府上闭门思过。

只剩下了端王明渊,瑞王明弘,还领着差事。

…………

康王,也就是三皇子闭门思过第二天,御史柳和元又上了一本。

“启奏陛下。前工部尚书余景山被正法。现今工部无人理事,臣请陛下允许敬王回工部,主持大局。”

众朝臣:……

庆仁帝的脸色不怎么好看,他微眯着双眼,盯着眼前的柳和元,眼中有明显的不虞。

他不接话,柳和元却不会就这样算了。今天上朝之前,他已经做好准备了。

“陛下。臣以为,之前敬王殿下在工部的时间虽然短。但是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为了天下百姓。余景山被正法,更说明敬王是被冤枉的。他不是随意弹劾。既然如此,请陛下给敬王殿下一个公道,允许他重新入朝理事。尤其是请陛下允准,让敬王殿下入工部,肃清工部风气,还朝堂一个清明。”

在场的朝臣眼观鼻,鼻观心。朝堂上站着的明渊双手紧握成拳,眼中一片冷色。

最年幼的九皇子明弘此时突然站了出来。

“启奏父皇。臣以为,柳大人所说言之有理。六哥既然是冤枉的,自然要让他重新回到朝堂。请父皇允准。”

明弘的脸上还有几分稚气,但是为明越说话时,眼神却十分坚定。

明渊脸色越发的难看。但是这个时候,他不表态是不行的。

是以明渊跟着往前站了一步:“父皇。儿臣附议,请父皇允许六弟重回朝堂。”

有了两位皇子出来帮明越说话,陈栋跟李梁跟着站了出来。

“陛下。工部此时正是千头万绪的时候,六殿下的才干不凡。几次事情都处理得相当完满。臣恳请陛下,同意柳大人所言。”

后面马上有大臣跟着附议。

庆仁帝一直没出声,目光转向了夏建昌。

“夏卿,你如何看?”

夏建昌之前不开口,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