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卧龙与温侯的丘山之旅(3 / 3)

史上第一绝境 蓝火机 8589 字 2020-01-17

你越是不让他干什么,他偏偏非得干。

以至于所有的学子全都聚集在了靠近南楚的一个小镇里,整日里琢磨该如何突破防线进入丘山。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没有了最开始要来丘山求学的心思。

取而代之的则是老子非要进丘山不可的心情。

随着书生越来越多,小镇里的商贩们可是乐开了花。

能够支撑千里之行的书生,基本上都是富贵人家的子弟,最不济的家里也有俩钱。

身上的盘缠虽然不多了,但小镇的消费水平也低。

降低一下生活水准,住他个一年半载还算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时间一长,小镇里的书生越来越多。

读书人多了,连带着各种诗会也慢慢的多了起来。

甚至不少人发现,这种同行之间的交往,反倒是十分有意思。

最起码比自己在家里埋头苦读强的多。

这些读书人慢慢的熟悉起来,就有好事的主动提议。

既然大家伙铁了心要去丘山,在这里和南楚干耗。

不如咱们就商议出来一套规矩来。

反正以后到了丘山,大家伙都是同窗,咱们不如先按照学院的规矩来预习。

此言一出,得到了广大书生的拥护。

因此一帮人兴致勃勃的组成了同窗会,推选出了几个德高望重的书生来当做同窗会的会长。

会长又制定了各种章程。

比如说早晨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读书。

什么时候大家互相交流心得,开一开诗会。

甚至连每日里谁去接引新来的人,都安排的十分详细。

这群书生年纪都不大,再加上都读过书,又行了千里路,个个都心高气傲不服人。

讨论讨论着诗词,慢慢的就变成了讨论国家大事。

结果就一发不可收拾。

一帮人你一言我一语,太子新政如何如何不行,摄政王最近发布的政策又如何的垃圾。

朝廷之内的奸党们又是如何败坏朝纲。

镇南公伤了太子就是意图谋反,我若是朝廷应该怎么这么发兵征讨。

这边说征讨南楚,那边就有抬杠说,我若是镇南公该如何抵御,绝不会让朝廷讨到好处。

从此早晨也不读书了,每日里起来之后,就是聚在一起说这些。

可边陲小镇,消息闭塞,也没有报纸。

他们讨论来讨论去,也就说些陈年旧闻。

说的多了,也十分无趣。

好在每日里还有新人前来,现在的炎朝读书人都以看报为荣。

不管去哪,都会带着一份最新的报纸。

因此这些新人带来的报纸就成了他们的谈资。

每天早上一醒来,就有人专门到镇门口等候。

这一日,专门在镇口等候的人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新人来,只能扭头回到茶楼里,和茶楼里的同行们讨论国家大事。

正说到东宫什么时候发兵征讨南楚的时候,茶馆外走进两个人来。

这俩人一个二十七八岁上下,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一副出尘之气。

另外一个年纪则不大,十上下,与同伴身高无差,器宇轩昂,威风凛凛,一双虎目宛如藏雷隐电,视线所到之处,无人敢与之对视。

正是诸葛亮和吕布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