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看到没有,是你们项家高攀我(二合一)(3 / 5)

找了个有私生子的老公,说出去不好听,但是现在,又是宋连到场,还将人拔高到半个老师的水平,又是国画大师的儿子专程南下,现在央视那群名人也来了,不提老一辈的关系,有几个年轻人能有乔一成这样的成就?

项家是比乔家强,可是人家的儿子比他们的女儿高了不是一点两点。

“请问,这里是乔一成,乔记者举行婚礼的地方吗?”

项父和项母既无语又无奈的时候,门口响起一道弱势的问话。

在场宾朋和工作人员的目光都被央视主持人吸引,没有注意到门口多出的三个人,项父和项母看到了。

问话的是个年龄在65岁左右的老人,身上穿了一件棉袄,外面是皱巴巴的布衣,不过还算干净,看起来刚刚洗过,他的皮肤很粗糙,黑黝黝的,脸上都是褶子,一看就是村庄或者郊区来的农民。

后面还有两个人,看起来年轻不少,大约三四十岁,穿衣打扮同样不讲究。

“对,没错。”项父走过去:“你们也是来参加乔一成婚礼的?”

他听项南方提起过,说乔祖望祖籍苏北,老家还有一个堂兄,她跟乔一成结婚后,得找时间过去添添祖坟,烧点纸钱什么的。如今看到对面三人,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是乔祖望老家的亲戚。

谁知道穿中山装的人点点头,又摇摇头,吩咐两个后辈把扛在身后的布袋放到不碍事的地方。

“您是乔记者的长辈吧?”

项父稍作迟疑,点点头:“对。”

“汪强,你读过书,这事儿你说吧。”老人看到项父一身文化人打扮,感觉有点张不开口,便把说明来意的任务交给身后两人里最年轻的那一个。

“是这样的,我们是小庄村的村民代表。四年前乔记者和宋记者曾去我们那里采访小济河上游造纸厂超标排放污水的事,片子在电视上播出以后,引起了县里的重视,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小济河又恢复了以前的清澈,村里人不用再吃井水了,也可以用来浇地洗衣了。前几天《热点访谈》的工作人员去我们那里回访,讲起乔记者的事,大家才知道他不在央视了,而且马上就要结婚了,之后村长把各户户主叫在一起开了个会,大家觉得不知道也就算了,既然知道了这件事,总得为乔记者做点什么,于是各家凑了一点钱,置办了些山货和礼物派我们带过来,算是大家的一份心意。”

项父和项母对望一眼,表情都很复杂。

还有什么比这一幕更能说明他是一个为民请命的好记者的呢。

小庄村的村民是偶然得知乔一成要结婚的消息,还有多少不知道这个消息的团体和个人?

“进来吧,你们进来吧,坐下喝口水,歇一歇,我去帮你们叫小乔。”项母面带微笑招呼三人进门。

“不了,不了。”穿中山装的老人连连摆手:“东西送到了,我们也该走了。”

从三个人的眼神不难看出,他们是不想自己的到来给里面的人造成困扰才一直站在门外,不肯进去宴会厅。

项父走上前拉住老人的手:“不瞒你说,我是女方的家长,你们远道而来就这么走了,不说我心里过意不去,小乔知道了也会不高兴的。而且要我说,这一屋子宾客,都没有你们尊贵。”

“可不敢这么说,可不敢这么说。”老人有点慌:“里面一定有很多领导。”

项父和项母相视而笑,正要跟他解释几句,和项南方、项北方同父异母的大女儿走了出来。

“爸,妈,你们快进去看看吧。”

“怎么了?”项母不解。

“你过去看下就知道了。”

项母冲项父递个眼色,跟着大女儿走进宴会厅。

她原以为乔一成会和央视的同事多聊一会儿,没想到对待孙丽云带孩子上门认亲这件事的态度特别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