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将计就计(2 / 3)

肖宸宇失笑。

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呢?

他目下的能力,尚不足以掀翻了太后和朱新山,朱新山手握兵权,西北军中克扣军饷的事儿,八成也是他做下的,而一直到如今,才被捅到御前来,说白了,西北军中,怕早就是唯朱新山马首是瞻的,如果现在就贸然的动了朱新山,拔出萝卜带出泥,好些人都不能幸免。

他为君,要考虑的永远是大局,而不是某一个人。

除掉一个朱新山何其容易,暗杀也好,把他与太后联手行刺的事儿摆到明面儿也罢,不过是一颗人头一条命,再要紧些,满门抄斩也无不可,况且朱新山人就在京中,并不是山高皇帝远,也不怕他一出了事就要举兵谋反,兵临皇城。

可是那之后呢?

杀了朱新山,整治了朱家,送了太后到京郊别宫,从此再不许太后回宫,天下人会怎么议论,朝堂上又会如何动荡呢?

人家会说,是他忌惮朱新山功高震主,是他不满太后与废王之事,时隔多年,仍旧存了心结,对这个养母极其不满,才会设下圈套,这一切的罪名,都是莫须有。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日子久了,朝廷中人心惶惶,越发不稳,连民心,他也会一并失了。

天下臣民那样多,真正活的明白的,才有几个呢?

忠心耿耿的臣子不是没有,只可惜,这世上,奸佞之辈也绝不在少数。

如今形势,他也只能忍耐罢了。

肖宸宇面上闪过懊恼“为今之计,不如将计就计,他们既然不想叫我临朝,我倒想看看,他们接下来,还想要做什么。”

西北军中之事,谢喻和苏菱悦都是不知道的,只是听他这样说,又见他面上闪过懊恼,心中也都不免替他惋惜。

谢喻听他爹说过,当今天子,满腔雄心抱负,从先帝手上,接过一个太平世,他便向留给子孙后代一个太平盛世,即便是在御极之初,生出废王那样的谋逆之辈,他一样初心不改,他要的,便是肖家江山,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而百姓皆能够安居乐业,四海臣服。

他爹一辈子看人没走过眼,谢喻便信了。

如今见肖宸宇这样为难,他心中如何不惋惜呢?

而苏菱悦则是觉得,从前在现代,每每从书中看所谓皇权至上,总少不了痛骂一句,万恶的封建社会,是那样的固步自封,又是那样的不近人情,如今她一朝穿越,所见天子尽是无奈。

肖宸宇的无奈,又何至于朝堂之中呢?就连后宫中,他也一样满是无奈。

他未必喜欢董妃,却不得不纳董妃,他一定不喜欢先皇后,却不得不与先皇后做出一派伉俪情深的姿态来。

在他的心里,淑妃或许占有一席之地,可也是在这么多年后,他才让淑妃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而那个孩子,尚未来到人间,就已经几次三番险些殒命。

算计,阴谋,在他的后宫里,每天都在不停的重复上演。

人家都说天子生来尊贵又好命,皇城为家,富有四海,三宫六院,天下美人尽在身侧,可苏菱悦真正眼见过了,便再不会这样觉得了。

衣食无忧便是好命吗?只怕也未必。

她无声的叹息“如今也只能这样了,不然越发的打草惊蛇。咱们抓了人,太后他们已经会有所警惕,如果再得知你丝毫未伤,他们只会更加恐惧,之后还不知要做出什么事来。”

这只是其一罢了,肖宸宇更想知道的,还是西北军中之事,只是目下也不必与她说这么多,平白叫她担这份儿心而已。

既然已经决定了将计就计,肖宸宇便带了苏菱悦同谢喻告了辞,他虽有心拉拢这个宁平侯府的世子,却也不急在这一时,何况今日还有行刺之事的发生,他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