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宁平侯府来人(1 / 3)

谢喻虽然体弱,可这个人的眼界,实在是不得不叫人佩服。

董集比他年纪要大一些,经历的事情也要多一些,他本来以为,谢喻虽然脑子聪明些,可不过都是些小聪明,毕竟没怎么接触过外头的人,更没经历过任何的风雨。

在董集的眼里看来,谢喻这样的人,根本就跟养在深闺的姑娘们没两样。

他虽然不至于与世隔绝,但对朝局,大约知之甚少。

然而今日一番交谈下来,董集才发现,谢喻对人心,了如指掌吗?

他不免有些心惊。

他在谢喻这么大的时候,大概……他仔细的回想,那时的自己,已经不是个无知少年郎,可更多的,是因为他常年跟在肖宸宇的身旁,身边儿有肖宸宇这么个嫡出的皇子,多少的阴谋算计,他早见识过,又或是从肖宸宇的口中听到过,早已由最初的暗自心惊,到后来的波澜不兴了。

谢喻和他是不同的。

果然肖宸宇看人从不走眼,他说过,谢喻是个可塑之才,如果有朝一日能够为他们所用,那将来即便是宁平侯府仍旧置身事外,绝不涉足朝堂事,对他们而言,单单一个谢喻,也已经是极大地收获和助益。

彼时他不屑一顾,只是面上不显得如何而已,深以为肖宸宇对谢喻的评价,也许是太高看了谢喻。

不过是个涉世未深的毛头小子,就算有几分小聪明,又能到哪里去了?

到底是他小看人了——

这头董集因自己心中有愧疚,觉着先前小看了谢喻,之后同谢喻还有苏菱悦交谈起来,便多出几分耐心和真心,一番交谈,他更是深觉谢喻此人深藏不露的很,心中越发生出亲近之意来。

正好那头肖宸宇同董将军说完了话,底下的奴才引着他到正堂这边过来,他一进了门,见三个人相谈甚欢的模样,下意识的蹙拢了眉心,仍旧把目光先定格在了苏菱悦的身上。

谢喻与董集二人纷纷起了身,他一摆手,才转而看向董集“你爹那里,朕都与他说过了,从前的事情他不会过问,往后的事情,他也只当做不知,有的话,他不会问你,你也不必想着如何才能应付了他了。”

董集长舒了口气,果然又叫谢喻给说中了。

他上前去,抱拳拱手,刚谢过,外头小厮又进了门,说是宁平侯府来了人,请他们世子同世子的诸位朋友,回侯府一聚。

这小厮话音落下,三个人侧目去看谢喻,他果然脸色大变。

苏菱悦心下明白。

谢喻先前说过的,这次他是偷偷跑下山的,谁也没惊动,本来只是想出来散散心,常年住在山里头,实在闷得慌,如今趁着他师父闭关去了,没人能辖的住他,他才偷溜出来。

只不过圣医谷的人发现他不见了踪影,势必第一时间通知宁平侯,而宁平侯夫妇虽不在京城,据苏菱悦所知,宁平侯那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当年是被他留在了京中主事的。

宁平侯府的那处宅子,是昔年先帝封赠给谢家的,后来宁平侯交了兵权,自请离开京城,也是想要远离朝堂,抽身而退,只是京城诸多事情,还有谢家在京郊的几处庄子,总归不能没人打理,而他那个弟弟,从年轻的时候,就是个不肯入朝为官的闲散性子,到那时候,竟刚刚好,正适合把他留在京城。

一来他不在朝堂,要仔细说起来,原不过一介白衣,二来嘛,他毕竟又是宁平侯的亲弟弟,在京城也没有人敢轻易小看了他。

一来二去的,他也就在京城宁平侯府住了这么些年了。

苏菱悦估摸着,这回之所以会惊动了他,还是为着方才在街上闹的那一处。

她此刻去看谢喻,果然见他面上露出懊恼神色,于是抿唇略想了想“方才你若不是亮明了身份,想要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