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应(后半)(2 / 4)

银鸦之主 南非巨头 3741 字 2021-06-29

正逆序和正逆卡巴拉树上做文章。

我就做了。

不过,事实证明,不做才对。

太多了。

四五十条职业突破体系换个皮,变成四五十条途径,做设定的时候不算多,但要想在书里全部写出来,就困难了。

你们也看得到,还有不少途径都是略写过去的。

本来我在细化银鸦设定的时候里,是蓝血者有二十二条途径,职业者有二十二条途径的。

但后来仔细一想,太多了,就算每一卷都写满,也难以完全展开。

而且,虽然数量多,但是仔细对比的话,很多职业其实有不少相似之处。

有点重复了。

而且,还有一件事。

那就是诡秘本身。

我的确很喜欢这本书,但是因为近些年的“抄袭”风波。

虽然在我的角度看来,这些神话元素是通用的,因为我了解很多神话、历史相关素材,知道这些来自什么地方,但读者不一定知道,他们的判断标准和我们作者是不一致的。

“像就是是”,可不是一句玩笑话,真的是有很多人会这么认为的。

毕竟人的认知来源于经验,来自于比对,这是难以避免的。

就像罗马神话和希腊神话。

罗马人本身是有神话的,但是他们的神话是“结构型”的,只有结构和身份,也就是xx神有什么样的能力象征、和另一个神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罗马神话缺少的是具体神明发生过的故事。

也就是这个神做过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样的事迹。

现在我们所熟悉的“罗马神话”,是当时的罗马作家在写罗马神话时,因为结构对应,所以直接把希腊、埃及神话的内容套了进去。

甚至一些原本就有的罗马神明事迹,也在作家们的套用下,被顶替了。

导致现如今的罗马神话在人们第一印象里就是个希腊神话的翻版。

怎么说呢,多亏了做kp的习惯,我在第一章就说明了序列途径来自哪里,这是房规魔改等等。

不过,虽然我很喜欢诡秘,但我也不想被人认为自己的创作内容都是来自诡秘。

虽然我的职业合成体系不是我自己凭空想出来,但也并不是来自诡秘,而是来自蛊真人,还有不少来自dnd的职业。

所以,我觉得,把“套用诡秘序列途径体系”这件事,也直接写成一个故事剧情。

一个外来者,带来了序列途径的体系。

幸好,多元世界的设定,“外来的规则”写起来也不会突兀。

所以,在设定的时候,我就明确了一件事。

“序列途径”这个体系,就是外来的。

然后,我的设定就改成了每个掌控帝国高塔对应一条途径。

而卢修师构筑二十二条途径。

前者是“正树”(生命树、希腊圣树)

后者是“逆树”(类卡巴拉树)

夜鸦里,是有很多“冥想法”的。

巫师的“技能树”,也就是前面的希腊圣树设定。

每个巫师有自己的一套技能体系,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法术,这些法术构筑成了一棵技能树。

你们应该还记得吧,“灰烬子爵”说的话。

不是具体的称呼,而是笼统的“象征”。

这些描述,就是对巫师法术的描述。

这些是正树相关。

而另一侧,就是“逆树”。

在卢修师来到荣光之后,以“幻影之塔”为基础,把一整个认知种族作为认知力量,作为轮廓、为桥梁,构筑了二十二条途径,把一个又一个职业者概念化、认知化剥离出来,镶嵌到“途径”里。

再然后,就是在这个秩序破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