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满人不想做奴才(1 / 2)

扶明 话凄凉 2289 字 2021-07-26

这次明朝内讧,是周国在决战前,最后一次,削弱明朝,壮大自身实力的机会。

这点已经成为周国上下的共识。

吴三桂在得知,巴蜀来的粮草,已经就位后,随意决定,兵出潼关,收取河南。

河南之地,天下之中,谓之中原。

历代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以后肯定会成为周国与明朝争夺的焦点。

明军要攻取关中,必然先下河南,而周国有河南在手,关中就有了屏障。

除此之外,周军还可东出虎牢,攻击商丘、徐州,南下襄阳,杀入湖广,占据战略上的主动。

可以说,谁占据河南,在今后的决战中,谁就占据了先机。

若不是因为南京叛乱,赵铭肯定早已发兵夺取河南。

现在,河南一地,乃是尚可喜、耿仲明、勒克德浑、满达海等残清兵马,共计十余万人盘踞。

吴三桂返回关中后,立时接见了逃入周国的满清太子博勒赫,说服其为周国效力,并派遣博勒赫前往洛阳,游说残清势力,投靠周国。

不过,洛阳的清军,对此尚有些犹豫,没有给吴三桂明确答复。

自从上次吴三桂偷袭陕州,击败了耿仲明后,河南清军与周军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是耿仲明、尚可喜对于吴三桂,却并未服气。

吴三桂能做周王,两人心里有些不平衡,仗着还有十万大军,即不理赵铭派来招降之人,也不回应吴三桂的招抚,并将兵马,陈兵于陕州一线,防着周军,想要继续维持独立。

潼关,穿出黑色盔甲的周军,浩浩荡荡的从关门鱼贯而出。

道路上扛着火枪的周军,铳刺起伏,推着炮车的炮队连成一串,还有数万马军,马蹄哒哒的向东而去。

这时,吴三桂身穿金甲,骑在战马上,身边一人,感激道“太上皇在南京举义,欲除国贼,一直盼着周王出兵。”

吴三桂笑道“孤王收服洛阳,收编清军残兵后,立时就携带大军南下,增援太上皇,与太上皇里应外合,大破赵贼!”

使得忙点头,“如此,周王便是匡扶大明社稷的大功臣!”遂即又补充道“不过赵贼已经回师,还请殿下不要在河南耽搁太久啊!”

这使者在南京政变之初,就从南京出发,来到关中,等了吴三桂数月。

此时,他还不知道,南京方面的新情况,若是知道南京城中粮草被烧,那么肯定会更加焦急。

吴三桂微微颔首,“孤已经派遣左相,前往洛阳,晓以利害,说服残清投降!”

吴三桂与洪承畴等人,早有商议,趁着赵铭忙于平定内乱,吃下洛阳。

不过,洛阳清军还有十余万,周军想要硬吃,估计还没吃下,南面赵铭已经解决了朱以海,所以洪承畴建议,对于残清势力,以招为主,以打为辅。

在周军浩浩荡荡出潼关之时,洪承畴已经率先一步,前往洛阳,去说服两顺王。

周军浩浩荡荡的开出潼关,向着洛阳逼近,于此同时,姜襄也陈兵晋南,从北面威胁洛阳。

这让,洛阳的清军,立时就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大清国刚刚被明朝爆锤,北方数省之地,被打到只剩下大半个河南,现在吴三桂又来趁火打劫,令人感到格外的气愤。

这时,洛阳城外,一队骑兵疾驰而来,在洛阳西门,勒住马缰。

“紧急军情,速开城门!”骑兵勒马大喝。

城头守军,见只有数骑,立时打开城门。

骑兵飞马入城,将通关文牒丢给城门守军,便疾驰飞奔向洛阳王宫。

洛阳城中,如今聚集着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豫亲王多尼,巽亲王满达海,郡王勒克德浑等一大群满洲贵族。

这时,在怀顺王耿仲明府邸内,众人齐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