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收复河套(1 / 2)

扶明 话凄凉 2225 字 2020-07-18

宁夏城外,周军大营绵延。

刚平定了凉州、肃州、兰州一带,回回叛乱的吴三桂,目光又盯向了河套地区。

这不仅是因为南面明朝,完成统一,隆武诸镇上京朝拜,给了吴三桂刺激,也是因为历代以来,北方暴躁的游牧老哥,都是中原农耕王朝的巨大威胁,同样威胁着关中的周国。

去岁,趁着周军不注意的功夫,蒙古骑兵居然杀入关中劫掠,让吴三桂深感蒙古人的威胁。

中军大帐内,吴三桂站在地图前,注视着河套地区。

洪承畴沉声道“我大周立国关中,河套的蒙古人,就向是一把顶住大周后背的匕首。如果不将他们清除,今后一旦我们与明朝开战,必然会被他们牵制兵力。”

关中之地,本就破败,北面的蒙古人,还不时南下劫掠,周国如何能够与赵杂毛抗衡。

吴三桂点了点头,“这群鞑子,平常年景,都会常常袭扰,一旦遇上风雪大灾,便会大举南侵,犹如一根毒刺,插在寡人心头,不将这根毒刺拔掉,寡人心头难安!”

洪承畴道“从南京传来的情报,赵杂毛担任南京摄政后,为南京扩兵五十万。如果不是意图我大周和东清,南京不可能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现在,南京禁军,加上各地藩镇之兵,明朝拥兵超过八十万!而我大周不过三十万大军,情势已经相当危机。若是大王能够降服蒙古,整编蒙古旗兵,至少能得数万之众。另外,自从蒙古脱离掌控之后,朝廷已经没有战马来源和牧马之地。明朝火器犀利,我大周的优势,便是精锐铁骑。因此,必00k须征服蒙古!”

吴三桂深以为然,同时又有些羡慕,赵杂毛居然有钱,维持五十万大军。

吴三桂为了维持三十万周军,都没给自己远过美人,而赵杂毛就是随便给人送礼,出手就是几万。

“右相说一说,这一仗怎么打把!”吴三桂提起精神,意识到周国与明朝的差距,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扩充实力。

“君上!在河套放牧的蒙古人,主要有两部,一部为鄂尔多斯郡王济农额璘臣及诸台吉率领,共有六旗,曰左翼中旗、左翼前旗、左翼后旗、右翼中旗、右翼前旗、右翼后旗,有人口十万,骑兵超过两万人,游牧于河套和套南。另一部为归化城土默特部,游牧于套东,有人口九万人,骑兵近两万!”洪承畴指着地图道“这次大周将扫灭,狼山、阴山之南,贺兰山之东,察哈尔部之西的蒙古人。”

吴三桂道“若是得手,整个河套都将落入寡人之手。”

关中之地贫瘠,除了渭河平原,还算富庶外,陕北、陇西都很荒凉。

若是能够拿下河套,不禁能够确保关中北部的安全,同时还能获得河套地区肥美的牧场。

周国可以在此屯田,缓解关中粮食压力,同时还能牧马、放羊,给周军战马和肉食,增强周军战力。

洪承畴又指着地图道“鄂尔多斯部,人马比较分散,臣建议分遣铁骑,进行突袭。同时引,归化城的土默特向东增援。待归化城的蒙古人分兵后,晋王之军,便可出大同,突袭归化城,控制蒙古人的眷属,迫使蒙古人臣服。”

吴三桂点点头,挥拳道“召集众将,就按着右相之略,征服蒙古!”

三月间,冰雪融化,草原上莹草飞涨。

一场难得的春雨过后,地上的牧草,都冒出头来,一望无际的原野上碧绿一片。

清晨,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一片青青草原上,密密麻麻的扎着千顶白色的帐篷。

蒙古牧民们清早起来,正搬开羊圈的栅栏,准备放养羊群,妇女们则正安顿的早饭,营地里炊烟缕缕,气氛平静而祥和,生机勃勃。

这时,在距离营地数里外的山丘上,突然出现一名骑兵。

周军将领赵良栋,勒马驻立于山头,取出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