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节 一打扬州(1)(2 / 4)

宋耻 狂人阿Q 4612 字 2020-07-02

大城这边,虽然有李慢侯带来的五千马步兵,可城市太大,而且是宋朝人主要按照商业逻辑修建的,城墙很长,漏洞不少,守起来难度很大。

为了能够成功守城,李慢侯不但低声下气的认了便宜岳父,也将一万扬州乡兵接手,日夜进行强训,不断灌输军纪、军法,派了大量军官指挥他们,希望守城的时候,能够起到一些作用。

正月二十,接连一周的增兵,终于让城外的金兵数量到达了一万,他们开始了第一次攻城。

金军经过仔细选择,他们理智的选择攻击大城。毕竟山城那地形看着就不好打,而且城头士兵看着也多,同样的一万多兵力,放在子城显得密密麻麻,放在大城则显得稀稀拉拉。

金军第一次攻击的是南门,这同样是一个理智的选择。西门外是两道护城河,还是廋西湖这种能停泊大船的护城河。东门外是大运河,同样是河宽水深。只有南门,往东是运河,往西到瘦西湖有一段空缺,是一条普通的护城河。

而北城,则跟岗子上的山城子城守望相助,距离只有四里,金军不能不防他们进攻的时候,山城上冲下来一支骑兵给他们致命一击。

但李慢侯却从未想过用骑兵出城野战,否则他不会将骑兵都调到大城,弥补大城防御力量的薄弱。

战斗打响之后,金军的攻击十分的简单粗暴,一队身披重甲的女真士兵,弃马步战,抬着飞梯快速奔来,飞梯就是普通的梯子,横跨过护城河后,在上面铺上木板。冒着城上的弩箭毫不在意,他们踩着这样的桥,大步就过了河,途中人人身上被射的如同刺猬,却一个伤亡都没有。

李慢侯亲眼目睹着,感叹确实很专业。一定是受过严格训练,让他不由想起消防兵。

接着大概一百人过了护城河,不顾后队还在过河,立刻就架起飞梯攻城,一个个面目狰狞,身材魁梧的女真人,嘴里叼着刀子,手脚快速的攀爬,一点时间都不浪费。城上弩箭如雨,终于有女真兵掉落飞梯。可是依然无法阻止他们快速攀爬,李慢侯不由感慨,这时间才刚刚过去了一刻钟而已,难怪那么多城池被他们攻陷。

这样的场景,并没有超出李慢侯的预料,他把那三百来个俘虏审了无数次,方方面面的情报他都仔细了解,其中重点就是金军的战斗方式。而攻城方式是重点中的重点,那些契丹俘虏说,金军异常悍勇,身披重甲,刀斧难伤,一旦一人登城,则城必陷。一些陷落的北方城市的难民,包括亲身经历了濮州防守的姚端和他那些士兵,李慢侯也一一请教过,契丹人的说法不错,一旦金军登城,就很难守住了,因为金军跟过去的契丹人不同,他们不但精于马战,同样精于步战。

宋朝人评价契丹军队,认为他们骑射无双,但步战不善,往往只要契丹人的骑兵跟宋朝步兵短兵相接,身披步人甲的宋朝步兵大多数时候是能压制契丹人的,因此辽国开始大量征用幽云十六州的汉人当兵,作为步兵掩护契丹骑兵。可女真人不同,他们下马步战依然战斗力强悍,打的宋军无可奈何。

这大概是出于生活习惯使然。契丹人的骑兵主要生活在草原,游牧、狩猎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于是天生就是轻骑兵,而女真人生长于山林,游猎为生,不但要骑马打猎,更多时候是步行入深山猎捕野兽,围猎那些大型野兽,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因此他们的谋克制度,同时是一种生活制度。所以他们天生既是骑兵,也是步兵,而且小规模团队合作,远比任何训练出来的军队都更精熟,因为那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通过各种情报,加上李慢侯在尔虞我诈见长的古玩行中养成的小心翼翼的性格,他早就做好了周全的准备。因此此时面对极其专业的金兵,他一点都不紧张。他早都紧张够了,这几年时常紧张、焦虑、不安,直到此时终于直面金兵,他反而有一种释然,不但不紧张,反而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