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九节 破局(1)(2 / 3)

宋耻 狂人阿Q 3385 字 2020-07-02

了依附于别人,不管楼兰人、莎车人,还是什么游牧性质的葛逻禄、回鹘,都是如此。有大草原支撑的匈奴强盛的时候,他们依附于匈奴,突厥强盛的时候,他们依附于突厥。有大河平原支撑的中原文明强盛的时候,他们依附于汉朝,依附于唐朝。

大石征服这些城邦制国家很容易,但是通过他们壮大自己很难。大石本部就是那一万漠北草原士兵,到了西域,汇合了早前迁移到这里的一万六千帐契丹部落,后来还从西夏吸引了一些投靠的契丹人,总计不会超过四万帐。

以四万帐的人口,身处于一群回部民族的海洋中,大石还需要继续从东方汲取力量,才能在哪里壮大自己。

所以听说金人统治下,竟然还有两万多契丹人在抵抗,大石第一反应恐怕不是带着自己的四万帐实力远征东方,而是将这些人先聚集在他的帐下。

西域那个地方,很难壮大,但不壮大又很危险,不壮大自己,就只能跟其他绿洲文明一样,选择不断依附于各种强权,给别人金钱,换取安全。

大石肯定不想接受这种命运,但西域原本是有主人的,强盛的塞尔柱帝国,并没有衰落。大石要从塞尔柱人嘴里虎口夺食,单靠四万帐本部,是很难实现的。大石也拉拢了一些西域游牧民族,比如葛逻禄人,但真正的核心力量,只能是他带去的契丹人、草原人和汉人的混合部队。

帮助大石远征金国,宋国没有任何动机,但让两万多契丹人过境,宋国也没必要干涉。提出了一系列安全措施,比如不能携带武器,只能扮作商人等条件,萧塔不烟都答应了。

于是这些契丹人、燕云人,从曷懒甸和旅顺府,搭乘各种船只进入宋境,扮作商队,经过河西走廊进入西域。

契丹人的事情,李慢侯其实已经不是很关心了,因为他现在已经不需要契丹人作为盟友了,那些契丹人离间的作用也早就起到了。其实没有他们,女真人也不会信任契丹人,耶律余睹那些人发挥完作用后都被除掉,只要战场上遭遇困难,契丹人往往发挥不出战斗力来,早就离心离德了。

耶律大石似乎也不指望辽南的契丹人能成事,毕竟假如这些人真的成事了,对耶律大石也没什么好处,因为他们一旦做大,很可能不会承认耶律大石的皇权。

因此趁着这些人听命,吸收这些人的力量,对大石这种狠辣的人物来说,才是最优的选择。带走人的同时,耶律大石也承认了这些人,但没保留他们自封的官位,因为耶律大石在西域也建立了南北院制度,也有南北院大王。但封了相当级别的官职,封耶律破金为东京留守,东京道兵马都总管,要他收复辽东京;封萧灭女真为中京留守、兵马都总管,要他收复辽中京。

耶律大石还给他们带来了巨额资源,除了宋朝廷赏赐的上百万财物之外,大石从西域搜刮送来的财物就不下三百万贯,其中有大量黄金、玉石,以及玻璃器等奢侈品,在宋国变卖之后,将全部留给两留守。

汉人刘佶,耶律大石也没有忘记,封了他做旅顺府府尹,掌管旅顺府民政。

至于其他官职,则允许两留守自行安排。

而且承诺,每年都会送来大量财物,帮助这些辽南契丹人。

除了抽走人丁壮大自己之外,耶律大石做的还算地道。所以从两大王变两留守的两个契丹将领,也没有失落,反而接受了大石的顾虑,秣马厉兵,打算出兵伐金。

李慢侯还收到一个重要消息,女真内斗了。兀术从河北收兵回去之后,立刻联合已经成年的皇帝,将几个权臣除掉。其中的蒲鲁虎是去世的金太宗的嫡长子,以前就争过皇位,可惜在粘罕、宗干等人的妥协下,让完颜亶成为储君。可是幼子临朝,势必会形成权臣当道的格局,或者就是太后垂帘的现象,哪个都不够好。

粘罕、兀术领兵在外,辽南的兵马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