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袁公路雷霆手段(2 / 4)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4098 字 2022-04-01

弘,恳切进言,劝谏袁术,万不可听赵宦官之言,采纳李业之策。

如果说杨弘的劝谏话语,尚算委婉的话,舒邵激愤之下,话可就说的没那么委婉了。

李业听见,舒邵高声叫道:“明公!阉宦、小人之言,岂可听之?明公今若必欲听之,则坏明公大事者,即此阉宦、小人也!”说着,“通通通”朝地上磕头,磕的额头上鲜血下流。

李业的脸上一阵清,一阵白。

阉宦、小人,这是在说谁?阉宦,是说赵宦官,“小人”又说的是谁?更过分的是舒邵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在说到阉宦、小人这两个词时,语速颇快,将这两个词几乎是连到了一起,听入耳中,好像说的是“阉宦小人”。阉宦是残缺的男人,而且因为党锢之祸,士大夫对阉宦那是恨之入骨,“阉宦小人”比单单一个“小人”,更具有侮辱性。

泥菩萨尚有三分土性,何况在袁术决定采纳李业“西入长安”此策后,李业於袁术府中的地位,现在可以说是已经终於超过杨弘,成为第一人了,他又怎能忍得了舒邵这般含沙射影辱骂他的言语?李业愤然起身,拽住衣袖,猛地一挥,向袁术说道:“明公!前时正旦朝贺的晚宴上,舒邵就借酒发狂,对明公不敬,今日又出不逊之言,是可忍,孰不可忍!下吏敢请明公将舒邵治罪,以儆效尤。”

劝谏袁术不可采用李业之策的吏员,占了堂中总共吏员数目的一半多,袁术看着堂中现下这乱糟糟的场景,也觉得确实是非得拿出些雷霆手段不可了,否则这场面将不可收拾,西入长安的打算也实现不了,他遂就听了李业的进言,提起案上的玉如意,用力摔扔到案前地上。

一声脆响,令堂上诸吏进劝的话语声慢慢小了下来。

袁术高声唤堂外的甲士进来,令道:“取舒邵首级!”

堂外的甲士是袁术的亲兵,当然只听从袁术的命令,袁术一令既下,便有十余甲士涌入堂来,从伏拜地上的众吏中拽起舒邵,拖着他往堂外而去。

杨弘等人惊慌失措。

杨弘急忙说道:“明公!舒邵亦是出於忠心而才口不择言,弘斗胆请明公开恩,留他一命。”

李业在边上说道:“明公,以下吏看,舒邵哪里是出於忠心?他分明是出於叵测之意!当此荀贞之兵马将至,需明公立即决策之际,他却沮明公之意,不欲明公行良策,他想做什么?下吏闻之,他与朝中书信不断,他是不是已经投靠了荀贞之?他是不是想把明公留在南阳,是不是想以明公来换他的荣华富贵?”

与朝中书信不断云云,这事儿的确是有,可袁术帐下的这些大吏们,无不出自名族右姓,哪个没有几个旧友、族人或姻亲在朝中为官?事实上又何止舒邵,包括杨弘、李业等人在内,与朝中故旧通信的多有。以此为由来指责舒邵对袁术不忠,存有异心,委实牵强。

杨弘说道:“明公,如果说与朝中通书信即是对明公不忠,那明公知道的,弘也尝有与弘的朝中故旧亲友通信!明公,舒邵忠义之士也,他怎会对明公生存异心?弘乞请明公三思,可不能枉杀忠臣义士!”

张勋等吏也都纷纷向袁术进言,为舒邵求情。

眼看着堂中又要闹成一片,袁术大怒,催促甲士,说道:“我令尔等取其首级给我,舒邵的首级何在?”

被袁术这么一催促,甲士们慌忙加快速度,将舒邵强拉出到堂外,亦没空再等把舒邵拖到什么偏僻的地方了,直接就在堂门口的走廊下,砍下了他的脑袋,找了个托盘,将其首级放在其上,由甲士中的一个军吏捧着重入堂中,献给袁术。

刺鼻的血腥气味传开,诸吏看到了托盘上舒邵死不瞑目的首级,顿时间,进劝袁术的声音就像被大浪打翻的群帆,迅速的小了下去,接着安静下去,无人再作任何声响,堂中死寂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