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的模式。
作为第一批“开拓者”的回报,第一批开拓者的合作社,是批了大量荒地作为集体资产的。
这也使得第三批开始的新移民,都必须要经历一个在地里挖土豆、或者去山上砍树、或者去锯木板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才能赚到钱,购买土地,由无产的工资劳动者,跃迁为百十亩地的小资产者自耕农。
靠着这种方式,完成了有如东海岸依靠黑奴一样的快速发展。
只不过,这里和大石山以西的金矿区,还有些不同。
因为这里的军事和地缘意义,朝廷对这边进行了补贴,包括迁民补贴。补贴在了船票、穿过山口的再迁徙等上面。
也正是靠着这种补贴、以及这种强制维系资本的社会关系的政策,使得这里在短短五六年内,迅速成长为北美大河上游地区的第一城市。
维伦德里对此当然是感慨的,因为短短五六年时间,这里的人口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法国在北美的通知中心,经营了一百多年的蒙特利尔。
也正因为他知道法国在东海岸的情况,所以他没有任何想要挑起战争之类的想法。即便说,大顺这边在毛皮贸易问题上,有“截胡”的现象,他也不想争论此事。
不管怎么讲,他心里看到这里的发展和人口,是无比矛盾的。
于个人利益来讲,其实,只讲个人利益的话,他和荷兰东印度公司不欢迎荷兰人去南洋的心态是一样的。
他也希望法国人越少越好。人越少,就越没有人和他竞争毛皮生意,他的利润就越高。人越多,越麻烦,尤其是本国人。
不管是走私、私自收毛皮、新建公司打擦边球贸易等等,都会防不胜防。这一点,荷兰人在南洋的时候,颇有心得,以至于有段时间私商几乎控制了日本的铜贸易。
但如果加上民族、国家之类的意识……肯定是本国移民越多越好。
只是,显然,你不可能指望一个以股东利益为第一位的、早就被刘钰培养好的北美毛皮人参豪强们,会有这么高尚的情怀。
1秒:m.23xs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