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三类似于前朝的“朱三太子”。
而李欗则是皇帝的儿子。
拿三在之前,不过是玩了几次酒馆暴动。
而李欗已经在大西洋上和英国人打过仗了。
简单来说,拿三是政坛上的局外人,依靠的不是制度派的力量,而是依靠沉默的多数的力量推上去的。
而李欗,对于朝堂而言,对于制度化的朝廷和国家机器而言,肯定不能算是局外人、边缘力量。
但是,大顺有个很特殊的地方。
那就是,对于现在的朝廷而言,在正规科举之外、在良家子贵族制小圈子之外,还有成百上千的“局外人”——大顺的实学派。
光头曾有一段演讲:要用无数无名的岳武穆,铸造一个有名的岳武穆;要用无数无名的华盛顿,铸造一个有名的华盛顿。
既然说,对实学派而言,刘钰所谓的“按图索骥”,照着图抓,一抓一大把类似思想的“骥”。
但这些人,既不是朱三太子,也不是本朝四叔,更不是天策上将军秦王。
那么,可不可能,靠无数无名的“骥”,铸造出一个有名的“骥”呢?
可不可能,靠无数无名的边缘人,铸造出一个边缘人的代言人,即便这个代言人并不是政治上的边缘人呢?
再简单点来说。
老皇帝靠着北伐罗刹、西征准噶尔、服日本、下南洋、打一战,靠着这些威望,玩一手“内外制衡”、“新旧制衡”,玩得转。
那么,太子玩得转吗?
一旦太子的政策保守、甚至反动,伤害了这群人的利益,这些实学派,认得你太子是个鸡儿?
至于思潮。
既然说,实学派的“歪经”已成。
其实一旦太子继位后,施政出了问题、或者手腕不足、或者再度玩出来类似湖北米禁一样的政策玩脱了。
那么,对于这些“无数无名的边缘人”而言,他们很可能冲着李欗说一句话:
干吧,殿下!
而于实学的激进派而言,在他们眼中,这件事、或者说,他们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
要人。
有成千上万被排挤在科举制和军功贵族制之外的实学读书人。
他们中,地主阶级的成分,极小。
小农、小生产者、士兵、海员、低阶军官、工商业者、殖民地小官……
在他们看来,既然靠科举制绑定的士绅,搞均田改革搞不成。
那么,他们上,他们和内地的土地瓜葛不大,难道也搞不成吗?
你们那边有几十万生员士绅,老子这边也有十几万实学读书人。
要大义。
李欗姓李。
均田乃天下第一仁政。
这还不够大义?
要钱。
先发地区的工商业者、财阀,难道会缺钱吗?大顺又没有金山银山,整个大顺的黄金白银,几乎都是从这里流入的。怎么会没钱?
要枪。
对外扩张、印度征战、海军扩大、以及服役年限福利制,留下的一大堆的问题,老皇帝一死,新皇帝会不会为了省钱,不再维系诸如退伍士兵澳洲分田、水手退役领年金的庞大财政窟窿?
即便没有变化,那么搞一出“纽堡阴谋”,难道还不会?
要未来。
全力移民,靠垦殖增加每个人的收入、靠农业增加国内粮食和肉类的“人均拥有量”,靠平均农业人口收入的提升发展工商业,靠农业收入的提升倒逼工厂涨工资,靠国内贸易完成工业大发展……
在实学激进派看来,怎么会没有未来呢?这,至少比临川舒王、安汉公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