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都知道是宝贝(1 / 2)

骊山修陵,多动土石。

下侧山峭平原由于被骊山流下来的雨水冲刷,北端出口处状如门道,形似鸿沟,故名鸿门。

项梁破关而入,跟离咸阳不过一日路程,陈兵于此,却是有着别样的计较。

当初为了项氏家门升格,以期裂土封王,特地借怀王熊心的名义诏告天下诸侯,先入关中者为王,有意将关中这块沃野收入囊中。

可没想到昔日瞧不上的乡野落魄之人,竟然捡了个大便宜,占据了大义名份。

项家诸人自然是忿怒者居多,脾气暴烈如项羽,就直言要挥师摧城,以刘邦的首级震慑天下诸侯。

这一切都被项家的当家人项梁摁了下去,大军停顿于鸿门,可冲天的锐气百里外的咸阳也能感受得到。

“刘邦真的封存宫室以待上柱国?”

夏侯婴抹了抹额头的冷汗,面对少将军项籍的质问,只是连忙点头。

心底暗中庆幸,幸亏在入帐之前先见了张良先生,要不然对答之间少不得要出纰漏。

“既然如此,那么众将宴于鸿门,为何沛公不至?”

项梁驻军鸿门,每日与众诸侯饮宴,为的就是示威进逼,让刘邦早日认清自身,摆正态度,从而重新获得主动。

项羽连声诘问,都在项梁的意料当中,由侄子发难,最终他再出面做最终裁定。

“咸阳乃是秦人心腹地,沛公军务繁忙,脱身不得。”

夏侯婴连忙申辩,“更要紧的是扶苏、蒙恬、王离率大军自西面来了。”

这条消息引起了项梁的重视,西面来人也不比刘邦,如果让他们入了咸阳,那么事情又有波折。

起兵之初,各种口号乱飞,其中传播最广,凝聚人心效果最佳的,无非是公子扶苏、楚将项燕。

农家起事一开始所打的旗号就是扶苏的大旗,而天下人也真的很吃这一套,这才有了义军如火如荼的进展。

始皇在位,十日九战,民间耗损极大,而扶苏多有谏言,期求休息养民。

加上扶保扶苏的一系列背后势力推动,扶苏不惜触怒祖龙为民请命的高大形象益发丰满,在民间传得人尽皆知。

公子扶苏也成了天下煎熬之时仁厚君子的化身,百姓们对苛刻疲民的政令有多么反感,对扶苏就有多么的向往。

如今扶苏挂帅,自陇西入内史郡,别说是关中之地,就是六国故地,恐怕也不会有太多的抵触。

毕竟他的身上还流着一半荆楚水乡的骨血。

刘邦对项氏叔侄多有抵触之心,之所以这么快就派出了夏侯婴为使,那是因为现实让他认清了自己。

项氏在东,扶苏在西,他与一众沛县老兄弟反倒成了夹在中间的受气包,形势与当初困守咸阳的赵高颇为相似。

东西两方的两股势力,任何一人都不是他所能抵挡的,临行之时,倒开始担心起夏侯婴能否顺利说服项梁摒弃前嫌起来。

好在夏侯婴回转的及时,带回的消息也让刘邦等人松了一口气。

“这多亏了了张良先生,如果不是张良先生指点,某家在项籍那小子面前就要露了怯,不知道该如何接下去了。”

与夏侯婴一同回来的还有张良,此刻正笑眯眯的站在一旁望着刘邦不语。

“此番多谢张良先生提前至鸿门转圜,要不然项氏叔侄俩不会这么轻易揭过此事。”

鸿门之事,夏侯婴回来之前就遣快马报与刘邦,因此后者也知道,夏侯婴的一切应对都是在张良的授意之下。

而且张良当日的离去,也是作为自己的代表,提前在项梁那里打了个活扣。

更为重要的是,他让夏侯婴在恰当的时候将西面扶苏的消息放了出来,果然,一举见效。

“联军明日就会出现在咸阳城外,接收此城,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