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金榜题名时!(1 / 2)

崇文殿。

李祀端坐在龙椅宝座之上。

龙案之上,摆放着科举殿试十位考生的文章。

李祀心中抉择着,哪一位考生为状元,哪一位考生为榜眼,哪一位考生为探花

此次科举,是大唐第一届殿试,意义重大。

“礼部尚书。”

李祀微微靠在龙椅宝座之上。

礼部尚书闻言,立即躬身道“臣在。”

“传朕口谕,王牧文章,可帮大唐江山稳固,当为状元,杨言文章,可镇儒学,当为榜眼,陈河文章,可安民心,当为探花”

李祀在崇文殿上,亲自指定了这次科举的前三甲。

李祀说完,直接起身,走出崇文殿。

崇文殿外。

十位考生见到皇帝出来,连忙跪下行礼。

直到皇帝彻底离开,诸位考生才敢起身。

“陛下有宣布排名吗?”

几位考生面面相觑。

就在这时。

礼部尚书同样来到崇文殿外。

“传陛下口谕”

礼部尚书将皇帝的话重复了一遍。

当众点出了状元、榜眼、探花的名字。

陈河等人喜极而泣。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如今他们正是金榜题名之时!

这种情况下,谁人不喜?

王牧作为本次科举的状元郎,固然值得兴奋,可王牧脑海中想的,却是自己所写的文章。

在王牧看来,自己既然位列状元,想必皇帝同样认为,大唐的节度使制度该废。

大唐,恐怕要变天了

想到这,王牧不仅没有丝毫沮丧,反而斗志高昂。

若是他能借助这次机会,立下大功

他王牧恐怕能够青云直上!

其他七位考生,虽然不是状元榜眼探花,可仅仅只是有些失望罢了。

对于他们这些参加殿试的士子来说,即便没有位列前三甲,但有功名在身,最后也能谋到一官半职

只不过,与状元、榜眼和探花相比,他们的仕途,当然要小了许多。

很快,在礼部尚书的安排下,

十位士子依次进入大唐官场。

其中,状元、榜眼、探花自然被留在长安。

至于其他人,则被外放到大唐各地,为提高资历而努力着。

王牧等三人作为第一届天子门生,直接被调入朝堂之上,允许随文武百官参加早朝。

此等殊荣,让王牧激动不已,心中愈发坚定了为大唐奉献一生

科举结束。

李祀返回长生殿。

“来人,召户部尚书。”

李祀坐在龙椅宝座之上,开口说道。

科举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现在李祀终于有时间,处理其他事情。

李祀一共交给户部尚书两件任务。

一是将大唐的土地税收,由均田制改为按亩收税。

二是更改商业税,取消大唐关卡税。

在李祀心里,这两者是充实大唐国库的重要来源。

前者是从长远考虑,后者短时间内便能见效。

片刻之后。

户部尚书得到陛下旨意,放下手上的一切事宜,赶到皇宫。

长生殿外,户部尚书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入长生殿中。

“老臣见过陛下。”

户部尚书行叩拜之礼,高声说道。

李祀摆了摆手,随意道“爱卿起来吧。”

“谢陛下。”

李祀右手放走龙椅扶手上,望着户部尚书,开口说道“爱卿,可知朕为何召你啊?”

李祀倒要看看,户部尚书究竟有没有将他交代的事,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