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务(4)(2 / 4)

灰色 situhan 4380 字 2021-04-23

物的总量,总重量不过400公斤,我的队伍加我共有9人,平均每人不到50公斤,这完全在我们负载行军的标准范围之内,何况我们还可以雇佣当地的马匹和民夫,跟随送年货的马帮一起走,不会有多大问题。”

“你的队伍准备携带什么武器过去?有没有考虑携带的不方便?”

“队伍要是去西安乘坐飞机去昆明,恐怕我们不能携带武器,但这也好解决,在昆明就地搞武器对我们来说不难,当然,如果在腊戎的同志可以为我们准备好一些武器,那是更好。小队配置步枪2支,轻机枪1挺,其他配置冲锋枪或者一号驳壳枪,手榴弹若干,掷弹筒一个……如果腊戎方面无法做到,我们也有办法去搞到武器,在缅北搞武器并不难。从敌人和对手那里获得武器是我军的传统。”

随后一连串的问题,李久都有条不紊心态平和的做了回答。在座的首长基本上感觉满意。一个小时后,李久离开了首长的窑洞,此时的他就好像应付完大考,不管考的怎么样,总是有一种考完了的轻松感。刚才回答问题的时候,李久也是豁出去了,就差说出当响马时候的打闷棍、下蒙汗药这些下三滥的手段了。

八名奉命紧急调动的人员有小贾、小乙、哈喇子,这是李久这个小队里的最基本的核心步兵,虽然少点,可毕竟是一个基础的兵种。小红旗也是必不可少的,战斗中需要远距离的火力支援,小红旗的枪和掷弹筒都是不或缺的大杀器。还有一个原因是小

红旗独有的,他是唯一一个真正的南方人,从小跟着一群四川人在一起,能说一口地道的川话。铜锣也不能少,吃苦耐劳的铜锣,不仅是个优秀的机枪射手,还是个吃苦耐劳的大力士,需要用力气的时候,光李久一个人不行。接下来的石头,那是战场工兵的代表,不管是土工作业还是爆破,很难找到他这样的人才,在路上必然用得着。胡老闷,话少可却是这些战士里真正行走过江湖的人。最后一个是嘎子,作为侦察兵来用已经成熟了,快十八岁的嘎子已经从半大小子变成了一个合格的侦察兵,作为李久的徒弟,也学了李久三成的武功,最大特点是嘎子特别机灵,跟着李久不仅学习武功,还学了点日语英语啥的,简单的问路不成问题。李久之所以喜欢嘎子,是因为他发现嘎子也是个语言天才,跟着小红旗操起川腔来也是有板有眼的。

八名人员里有干部,有战士,也有外来“培训”的。他们接到命令后立即骑马出发,从分区根据地穿过阎老西的防地,直奔西安八办集结。好彩刚刚帮阎老西一个大忙,那边是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路上还有阎老西的卫队一路送行,过关过哨卡是一路绿灯。至于是去干什么,谁也不知道,上级也没有说。

这一路上,除了小红旗麻烦多一点之外,其他人都能扛得下来。

小红旗说话也十五岁了,偏偏这小子是光长心眼不长个,到现在也不过一米五,这也长的太迟缓了点,声音还是奶声奶气的少年娃。可是他所经历的战斗却是数不胜数,能够与其比肩的也就是李久了。不过这小子进步也很大,脱盲是不成问题了,就是说日语也跟李久学的个七七八八的,他这人本身就是个异类。这次出来,骑马把屁股上磨出了几个大水泡,宿营的时候被嘎子嘲笑的不要不要的。

“你以为骑马就是坐在马鞍子上啊?那是要用双腿蹬住的,要是都那么用屁股硬抗,估计大家都会跟你一样。你呀!就是叫我操心的命!”石头给他挑水泡。

“你以为我不会骑马啊?我知道是要用腿瞪着,可我不是腿小没力气嘛!”

小红旗可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这是给自己找理由遮脸呢,他打小就被胡大叔团长等长辈给宠着,一遇到行军,就把他放在马背上。要说这小子骑马倒是很早,可是坐在走马上和骑在奔马上那不是一回事,就他这小身板,哪里有机会给他骑奔马呢?这第一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