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2)(2 / 4)

灰色 situhan 4516 字 2021-04-23

须要清除,从目前的情报来看,这次的破坏未必就是八路军干的,八路军没有这样的技术能力。我怀疑是残存在黄河以北的支那正规军干的。目前残存在黄河以北的支那部队还有不少,我们要对他们进行一次清剿,招安也可以。”笠原幸雄掂量着继续说道,“柳下旅团已经南下,不如命令他们就地展开清剿,用一个旅团加上地方守备部队,横扫阴县、安县和璋德的土八路,只要这个战役目标实现,我们的春季攻势就不算失败,同时也可以向大本营交代了……”

也许笠原幸雄说到了多田骏的心坎上了,多田骏终于冷静下来,点头同意。于是,日军华北方面军很快就做了战略调整,把针对晋西北的扫荡改为重点对黄河北岸中国军队的清剿和驱离。为什么有驱离这个词呢?因为在黄河以北还有大量的国军,针对这些国军,日军的政策是能招安的招安,能消灭的消灭,实在招安不了,又没有绝对优势兵力消灭的就驱离。

日军原来放任这些国军在黄河以北,其用意是用这些中国军队来牵制八路军。在侵华日军的将领中,有多个号称“中国通”,比如,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多田骏以后后来的冈村宁次等等。他们都认为,只有在中国不统一,一盘散沙的前提下才可以拿下中国,一旦中国人团结起来,日本是无法征服中国的。所以,从全面战争开始,日军就是对中国的和平派、投降派又打又拉,

并且蓄意挑起中国人的内讧。在华北,日军就是放任一些地方军阀队伍在一些地方自生自灭,反正那些队伍又不抗日,不过是怕顶着一顶汉奸帽子才没有公开投降日军,历史上给这样的部队也起了个恰如其分的名字,顽军。

而日军对八路军则是坚决打击,彻底消灭,先后对我根据地实行了“烬灭作战”“囚笼策略”等等灭绝人性的政策。这就是区别,日军在历次扫荡中都是按照这个区别来进行作战的。而那些顽军也很配合日军,往往得知日军来了之后,放开大路让鬼子通过,就差给鬼子端茶送水了。

可是李久发动的“拔牙”行动却是极大的刺激了日军,那种精准的配合和快速的打击,日军情报部门经过详细分析,认为“这不可能出自八路军,从技术角度上看,八路军不具备这样的技术能力,最大可能是国军从后方渗透过来的技术人员,通过在冀南地区的部队实施的有计划攻击,目的是迟滞皇军越过黄河南下。”

既然在冀南豫北以及晋东南晋东北等地的中国人不肯“内斗”,那么日军来一次“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大扫荡就是个必然。李久的这次行动在事实上拉燃了鬼子埋藏祸心的导火索,使华北的战略对峙平衡被彻底的打破。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一直存在着一群为日本某发展的人群,这些人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当时的“智库”。这些人在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两场大战之后,以为中国是一盘散沙,是个喜欢内斗的民族,对日本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里要说一下甲午战争,用因果关系的观念来说,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胜利,日本就没有可能最后发动对华的全面侵略战争,这不光是政治层面上的,在经济上,是中国人养肥了日本,促使日本快速的工业化,在经济上获得了大发展,从而狂妄自大,以为在华的利益唾手可得。

甲午战争使日本人发了多大财?仅仅战争赔款就让日本人膨胀起来。战争结束时签署的协议里规定,清朝政府向日本赔款二亿两白银,后来又追加了三千万两的“赎辽费”。从1895年起到1902年止,清朝政府向日本支付赔款及利息共达库平银2。5472亿两白银,而这2。5亿两还只是理论上数字。日本又节外生枝的要求按照国际通用金本位货币支付,为此清国又多支付了1500万两白银。这还不够,日本再次提出库平银成色问题,为此又多支付了1325万两白银。总计清国实际向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