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早朝,咬狗(2 / 3)

成为亡国皇孙后 指缺 3375 字 2020-09-19

箍咒。

错估了眼前大的形势,使得赵征一下子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赵征有理由相信,眼下朝堂上的发难只不过是世家出的第一步棋,如果他妥协了,接下来世家还有无数的后手将他制得死死的。所以他不会也不容妥协。

“回陛下,臣有话要说。”

宁瑜也看明白眼前的形势了,他肃容回话

“老夫尚书之位乃先帝密旨亲封,配不配的上尚书之位不是武大人一言可决的。御史大夫如此是否有僭越之嫌?如果武大人觉得我与姜大人不称职,那不若我二人将尚书的位置让给你,你来当,老夫正好观摩观摩武大人口中的称职是个什么做法。

另,武大人说隔墙听闻老夫与姜大人的对话,那不知武大人可听的仔细?老夫与姜大人在酒楼里呆了一个时辰有余,不知武大人可听了个完整?先帝曾言御史可闻风奏事,却不可捕风捉影信口开河。武大人如此断章取义,如此武断,依我看,失职的不是我这个户部尚书,反而是武大人。武大人是先帝钦点,如此违背先帝圣言恐是愧对先帝信重。

武大人数年来多次上书弹劾姜大人及列位同僚,先帝圣裁,却鲜有真实。先帝念武大人年事已高,不忍斥责,武大人却变本加厉,不思悔改,愈加僭越,如此怎对得起陛下,对得起先帝的信任!”

宁瑜的话一落,满朝文武包括赵征都惊呆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宁瑜如此简单粗暴。这是完全撕破脸皮啊,宁瑜一番话就差指着武寿的鼻子骂了。

宁瑜的话听起来气势很足,实际上毫无逻辑。在场的哪个不是政治斗争的行家里手,宁瑜的话完全就是撒泼耍赖。

赵征先是瞪大了眼睛,随后眯了起来。宁瑜简直太合他的胃口了。这番话都能说得出口。

你说我不行,你行你上啊!

这就是宁瑜的话的中心思想。

武寿耷拉着的眼皮猛地睁开,他抬头直视着一副气势汹汹的宁瑜,慢慢的转向上头的赵征。看了许久,又慢慢的耷拉下来。

“我御史台有闻风奏事之权,无接手百官职位之责。如果宁大人自觉德不配位,可奏请陛下另择贤能。”

武寿耷拉着眼皮沉声说道。

宁瑜听了这话眼睛亮了亮。

“启奏陛下,既然今日之事是御史台闻风奏事之权所引起的,臣恳请陛下下旨,革除御史台闻风奏事之权。如若御史台如此闻风奏事成为常态,这满朝文武不知还有何人还能专心办事。长此以往,诸位同僚必然风声鹤唳,战战兢兢,畏首畏尾,如此则朝事废弛,祸事不远矣!”

武寿的眉毛抖了抖,垂在身侧的手掌动了动。

只见他身后呼啦啦站出了一大片的御史。

“陛下三思!”

赵征捏了捏拳头,看着下面跪了一大片的臣子不言语。

武寿跪在首位,他直起身板,双手缓缓地将头冠摘下,放在身侧,叩首悲声说道

“陛下,御史台自太祖皇帝设立以来就有闻风奏事之权责,御史台的本分就是监察文武百官,臣愧受先帝恩重,蒙受恩泽,简拔臣为御史大夫,继任以来,臣兢兢业业,夙夜忧寐,不敢有半分松懈,唯恐愧对先帝隆恩,臣自知愚钝,然陛下不可以臣庸碌之姿擅撤御史台闻风奏事之责啊陛下!

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

说完,他身后一大批御史哗啦啦跟着叩首口呼“陛下三思”,接着又有数位他部臣工出列口呼“陛下三思”。

赵征阴沉着脸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才从坐席上起身,脸上带着笑意,一步一步走下来,将武寿的头冠捡起来重新给他戴上。

“武卿多虑了。朕岂是鲁莽之人。武卿快起来吧。”

武寿抬头仰视着俯瞰下来的赵征,睁开了那双好像睡不醒一样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