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2 / 4)

大国风华 丰本 4391 字 2021-07-21

奖朋友,以及郑建国并未因为洪霖俊的原因而疏远自己,范戴琳倒是对于这个自己看着成长起来的“大佬”心怀感激“如果你是顾忌回到医院里再请假会耽误培训,我想这对你和医院来说都不是个问题,如果你在今年拿了诺奖,或者是明年,甚至是后年拿了诺奖,你认为你在消化系统中的地位,还会有人跳出来质疑,甚至是指责你没完成培训要求吗?

而且,主治医生资格的最大作用是可以自己开诊所行医,不说以后你拿到诺奖了,也不说你以后会不会再开上几个医院,建国你现如今去哪个医院里当医生,象征意义都会大于实际意义的——”

欧美医生的社会地位之所以比较高,还在于人们对于奉献自己救死扶伤的敬意,这是绝大多数普通人都会有的认识,从生物的趋利避害性来说,可以归咎为谁都有用到医生的时候,总不可能临时抱佛脚。

其次,绝大多数国人对于美利坚医生收入较高的认识还是出于常识上的理解错误,正如郑建国所在的麻省总医院的急诊科里,从一年资住院医到主治医生都可以被称为是医生,然而收入上就是天差地别了。

一年资住院医每月不到1000美元,就这还要扣掉美元后按照比例进行交税,要知道这群人中绝大部分都背着三万到五万不等的助学贷款,这钱也只够他们在还完部分贷款后保证基本吃住的基本生活而以。

而作为主治医师的内森·贝克森和奥利佛·阿加斯这前后两位主任,他们的年薪高达35万到40万美元,也就是说月薪在3万左右,这别说在共和国了,便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超高收入群体。

然而,以麻省总医院作为在美利坚都名列前沿的排名来说,这俩就差不多是北上广最大那几所医院里的学科带头人身份。

不说是郑建国40年后的上辈子里,便是放在1981年这个时候,医科大的那几位大佬所拥有的的资源,也不是普通人能够接触到的。

至于40年后被无数医学生诟病的五年本科+三年硕士+三年博士培训时间,如果从高考毕业时的17岁这个平均年龄算起,部读完也才28岁到29岁。

可是在美利坚,想要拿到医学院录取通知书,就得读完3年或者是4年的大学再说,也就是说入学年龄普遍在20岁左右。

然后是医学院4年+住院医3年+专科26年不等,按照最低的2年去算这都是9年时间,部读完差不多就奔着30去了,如果选的是神经内科这种比较夸张的6年时间,直接就奔四了。

只是这些都是主流情况,在这些之外便是phd和d联合培训项目,也就是郑建国之所以能够以住院医身份主持幽门螺旋杆菌实验室的必要条件。

所以就某种意义上来说,待遇和自身条件是成正比的,不存在本身业务能力超强,而没得到相应回报的现象。

至于辛苦——

你想要的更多,不就得付出比其他人还要多的努力?

上辈子里面,郑建国也曾经怨天尤人的认为世事不公,从小时候萌发郑富贵和杜小妹为什么不是城镇职工,到后来上了卫校旁听后恢复高考,认为高考不让他参加是老天没开眼,再到后面善县的发展方向是城东而不是三里堡大队所在的西边,以至于拆迁都是到了2008年了等等等等。

而这辈子里面,确切的说是到了1981年的这会儿和范戴琳谈起了杨娜的手术时,郑建国对于不公这个词有了更加清晰和切身的理解“命运对杨娜肚子里的孩子是公平的还是不公的?”

从感情上来说,受到如此重创的杨娜都没有流产,并且在失去意识后身体一直在履行着母亲所应尽的义务,直到现如今随时可以剖腹产,将这个孩子带到人世间,她作为母亲是没办法受到指摘的。

相反,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这都是一个奇迹,一个足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