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老师们的战场(2 / 3)

,我等着看你们这次的表现!”

……

这么夹枪带棒地一顿数落,同学们哪儿还敢安安稳稳地在下面坐着,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几个人,十分自觉地排着队上去问,把一晚上的自习课占得满满的。

累!

学生累,老师更累!

然而,老师们还嫌不够,心里仍是忐忑。

他们明白,学生整体素质不如别的对比班,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既然差异一直存在,想靠突击弥补是不可能。

所以,他们只能想别的办法。

考试三大比拼内容,单科平均成绩短期不会有太大提升,他们只能从前10名人数和第一名人选上下功夫。

如果,这次考试能有3人挤进前10名,即便名次不靠前,那也算24班扳回一个脸面。

或者,班上有人直接考了对比班第一名……

这就是更加厉害的王炸,厉害到哪怕六科平均分全排倒数第一,哪怕前10名只有这么一个人,那也绝对狠狠打了另外3个班的脸。

状元的光环就是这么大,大到足以弥补所有不足。

卢宝平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甚至想过集合6个老师之力,全力辅导出一个第一名来。可是……

难度太大了!

要说第一名人选,那自然是罗宏宵,可他最好的成绩也就是对比班第4名,跟另外三个班的尖子生差距不小。

你认真,人家也认真,这不是突击就能弥补的!

况且,老师们都心知肚明,罗宏宵实在是个勤奋但并非聪明的学生,他的成绩完全是靠一天一天的扎实努力得来的。

换句话说,他的水平已经充分发挥了,已经没有了继续上升的空间。

所以,老师们很快放弃了这个念头。

他们只有最后一条路,那就是突击辅导班上前几名,冲击月考对比班前10名的上榜人数。

只要上榜超过3人,24班就算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他们几个科任老师也算脸上有光了。

被老师们列入种子选手名单的,是以罗宏宵、赵梦为代表的全班前五名。

本来,数学老师许一州想把陈宇也纳入名单,还得到了卢宝平的默认,却被另外两位老师否决了,还引发了一场争论。

许一州认为,陈宇成绩优秀、脑袋聪明,也肯下苦功,高二期末考试考差了只是个意外。

对这个观点,物理老师周光远和英语老师杨丹却并不认同。

周光远不留情面地说“不知道你们为什么总提起这个陈宇,我就觉得他很一般,别的科我不知道,但在物理方面,他的反应和理解能力,可以说是相当的一般。要想考进对比班前十,不说你能力多厉害吧,至少不能偏科啊!就他这个物理成绩,我看很难!”

杨丹支持周光远的观点,说“而且,我并不觉得陈宇有多努力,至少最近这些天,我可是经常发现他在早读课晚读课上,跟旁边几个人说话。话说回来,如果他真的肯用功学习的话,怎么可能会选到那个角落里去坐呢?分明是为了说话方便!”

两个人的态度,让许一州很恼火,虽然极力为陈宇争取说好话,却也没能说服两人,毕竟这种对学生的偏好是经常发生的,尤其体现在偏科的学生身上。

尽管卢宝平也看好陈宇,但面对争执,他很难居中调停。

他和许一州是新来不久的老师,而周光远和杨丹则大他们五六岁,在教师队伍里也算前辈了,因此就算是班主任,他无法忽略他们的意见擅自作决定。

所以,陈宇就这么被老师们从种子选手名单里剔除了。

这一切的发生,陈宇是不知道的。

此时此刻,他仍在教室里埋头上课、读书、做题,唯一的课外运动就是晚饭后去操场上打半个小时篮球——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