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培训培养协议(2 / 3)

糖果和一兜时鲜水果。

李世伟说是让他不买东西,可他却不能当真。

不管是什么事儿,只要不是仇人,在国内就没有空手上门的道理。

进门后,看到了李晶琳,李世伟,有个中年女人应该是李晶琳的母亲,此外还有一个看起来也就二十来岁的黑小伙儿。

寒暄过后,李世伟起身招呼徐杨和黑小伙儿到书房里,坐下后道“徐杨,这是我一个侄子,叫陈立强,”跟着又对黑小伙道“立强,这就是徐杨徐老板,别看人家年龄小,各方面能力非常成熟。”

黑小伙儿陈立强连忙朝徐杨伸手“徐老板,你好,我叫陈立强,今年二十六岁,丹朱县人。”

徐杨跟陈立强握了握手,“徐杨,”然后上下打量一眼后问“当过兵?”

“嗯,三年义务兵。”

“结婚了?”

“结了,有个两岁的女儿。”

“懂养殖?”

“在部队里养过猪,退伍后也开过一家养猪场,不过,赔,赔了。”

这时,李世伟接过话茬“是赔了,不过跟技术没关系,是资金跟不上,本来就没家底儿,全靠那么点安置费撑着,一场病过来就全垮了。”

“养猪的啊?”

“对,养猪的,不过他学的很快,原本也不懂养猪,是专门找人学习的,那你养鸡,不会比养猪更难吧?”

“那可不一定,术业有专攻。”

徐杨口风不松,没有因为对方跟李世伟有什么关系满口应承下来,而是继续跟李立强闲聊,打探对方的情况。

聊了有小半个小时后,他心里有数了,这就一普通退伍兵,能力么,可能在养殖方面有天赋,但其他方面都是中人之姿,不太擅长跟人交流,但看得出来是个典型的农家子弟,厚道朴实。

可以用。

但得用对地方。

这样的人呢,是个干实事儿的人,但没办法独挡一面,跟首都的张晓颖完全不同。

想到这里,他对李世伟道“叔叔,人我接受了,现在就能入职,不过得先找个地方好好培训培训,毕竟我是养鸡的,他却只懂养猪。”

“这是应该的,立强,你说呢?”

李立强也连忙点头“是应该的。”

“先别着急,这个培训不是简单的培训,需要出国,因为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参照欧洲最先进的养殖模式发展适合国内状况的高效高质的养殖模式,所以培训课程要学的东西很多,时间也会比较长,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而且你真要接受的话,咱们还得签订一份简单的委培协议书。”

“委培协议书?”

“嗯,就是我对你进行就业前的培训和培养,你在接受培训培养之后的某个期限内只能给我工作,一个简单的约束条款,毕竟培训培养都是需要投入时间、现金、人脉等成本的,如果没有这样的约束条款,培训完你跑去给其他人干活儿,那我不是亏大了?”

李世伟皱了皱眉头,“理当如此,不过这个期限应该有限制吧?”

“肯定有,主要就是跟投入成本匹配,像飞行员那些高端行业的期限都很长,但这儿也就两三年时间,象征意义更大,我们不是草台班子,所以该有的流程必须得有。”

“立强你说呢?”李世伟扭头问李立强。

“出,出国?我,不懂外语,”李立强红着脸说道。

这年头,出国是个大事件,别说出去学习,就是出去溜达一趟,那都能炫耀还长时间,徐杨去濠海转一趟都能被村里人津津乐道好长时间,和李玲玲去欧洲逛了一圈,回来后感觉满屯城人都认识他们。

而且这个时候学外语的人也确实少,外语人才在全国各地都是宝贝,普通人出国一趟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语言问题。

所以李立强有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