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高手云集(2 / 3)

可是,现在有羚羊科技搭台子,吸引到国内外的高手准高手到本地来唱戏,这些企业自然不会眼巴巴的看着羚羊科技一家在这儿捞好处,肯定会憋着劲儿薅羊毛。

嗯,真正的薅羊毛。

还是羚羊毛。

尤其是同在首都的某度。

当然,也有其他公司,包括雷老板所在的某山和张老板的某狐。

尤其是张老板,直接跟徐杨打电话,光明正大的说今天要到现场来抢人,不多,就俩,俩就够用。

除了张老板,其他人就没这么坦荡了,都是私下直接联系参赛选手。

但这种比赛的约束力很一般,所以,徐杨哪怕知道这些同行的小动作,也只能装作看不见,毕竟,不能说办个比赛还不让人选手找工作了。

再说了,这些选手之所以愿意从线上走到线下来参加这种比赛,除了被高额奖金吸引外,更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想有一份正式工作。

这可一点也不夸张。

如果一直待在线上,只要不干坏事儿,可能连官方都摸不清他们的身份。

可到线下,那就是另外一码事儿了,网上那么多马甲将再无用武之地,身份直接曝光,包括技术水平技术特点性格癖好个人信息等等,甚至,参赛之前还要到首都公安这边报备个人信息和个人资料,这是最起码的流程。

一个黑客,愿意接受这些,就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是愿意从线上走到线下,从幕后走到台前的。

否则,完全可以不接受这一切。

毕竟,在一些黑客眼里,和自由高于一切。

所以,在徐杨拍板决定搞线下比赛的时候,就已经启动了赛选程序,直接把那些不愿意露面的直接筛了出去。

这叫有的放矢。

不能怪他太过势利。

做犀牛杯,最初的目的就是为犀牛网络和羚羊科技招募人才,不可能在那些完全不可能为他们效力的技术人才身上耗费精力。

直接招募不露面的黑客?

想多了。

正经公司哪里敢用那种人?

技术再牛也不敢用。

鬼才知道对方到底是什么身份?

万一是竞争对手的的人,那岂不是相当于引狼入室?

最多有时候需要做一些外包且不涉及根本的技术类活儿时,才会找那种不知底细的黑客,但那就是纯粹的黑市交易了,双方都不知道对方具体身份的那种,绝对不会留下把柄和证据。

当然,还是那句话,正经公司一般不做黑活儿。

做黑活儿,相当于自己扎自己刀子,而且还不知道伤口会在什么时候爆发。

这种致命的隐患,谁敢碰?

哦,还是有的。

比如说某多多。

那公司纯粹是烧钱烧急了,虽然市值一直在涨,可明眼人都知道,那都是烧钱烧出来的,一旦某天停止烧钱,一切就都会返回原点,毕竟口碑和用户体验在那儿摆着。

要是没有烧钱烧出来的优惠力度,有几个用户还愿意使用它?

所以,为了快速发展,某多真的拼了,真正的做到了不择手段。

当然,在徐杨重生的时候,某多的市值依然很高,但依然在烧钱,依然是一烧就是一百个亿,也不知道能烧到什么时候。

但徐杨可以可定一点,一家纯粹靠烧钱活着的公司,肯定会有撑不住的那一天,除非能够在短时间内转型成功,否则,股市的反噬会教某多做人的。

真当股市里的钱可以随便拿?

有拿就得有回。

光拿不回,股民和投资者迟早会撤,毕竟他们的钱是有限的,韭菜会一一茬茬的长,可土地受不了了,再肥沃的土地,也是需要施肥、浇水、松土、锄草、除虫、打农药的,不然的话,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