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新闻发布会(2 / 3)

第三个步骤便是飞船保护问题,星球之间的空间并不空旷,拥有大量的星际尘埃和星际陨石,虽然单粒尘埃的直径可能只有几百万分之一米,但一艘穿行距离为10光年的星际飞船的每平方毫米面积得忍受1000次撞击,在前往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旅途中,飞船将缓慢却又持续地遭遇星际尘埃的撞击,船体将被撞破。

避免这种侵蚀的一种途径,是在飞船前方几米处设置一面金属箔板,来袭的尘埃微粒穿越箔板,穿出时已经离子化,然后击中一面静电屏蔽盾——某种力场,这是是一个充电网格,这面盾牌将保护它后面的所有飞船部件,只需几千伏特就能让电子转向,而要让离子转向则需要100万伏特。

对真空的深空而言,产生这样一面静电屏蔽盾并不是问题,因此,剩下的风险就是较大的微粒和陨石。

这样的微粒虽然很罕见,但不知道它们究竟有多罕见,飞船什么时候可以遇到,只要有一个这样的东西,宇宙飞船就可能被摧毁,因此,飞船还需要制造激光脉冲雷达导航。

第四个步骤便是旅途安全,除了维持生命支持系统和社交互动之外,星际飞船上的人们还需要生孩子和处于延生复苏状态。

失重状态会导致宇航员每月失去1~2的骨头重量,如果没有骨头重量和肌肉紧张度,宇航员在抵达外星后将无法走路。

解决办法是通过离心力创造人工引力,具体来说,就是让飞船每分钟自转一圈,为此,可能需要整艘飞船自转,也可能只需要飞船的一部分转动。

对太空旅行的机组成员来说,生存必需的空气、食物和水决定着所需的飞船内空间,这意味着私人生活空间比较狭窄。

有两种途径来维持星际飞船内的栖居环境一种是闭合的再循环生态系统,其中每一样东西都自行种植或内部处理;另一种则是为旅途携带一切所需物资。

然而,闭合的再循环生态系统有可能失败,长途旅行所需的物资根本无法全部由飞船搭载。因此,最佳方式或许是把两者合二为一空气和水可以再循环,就像在国际空间站上那样;

推荐下, \咪\咪\阅读\p \iiread\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新鲜蔬菜和水果则可以在飞船上的水栽农场区生产,冷冻和脱水食品可作为后备支援。

然而,至今没有任何闭合的生态系统在地球上成功运作过。

生态系统中有许多子系统,要想在飞船上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建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我们目前的能力还不能及。

除了生存方面的挑战外,还有囚禁于狭小空间、伙伴数量有限和社交缺乏带来的心理问题。

在载人星际飞船上,飞行的时间长达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机组成员男女都有,尤其是当需要进行星际移民时更是如此,这又意味着星际飞船上是否应该有孩子出生?

这就需要一种平稳度过的方式——延生复苏通过降温让宇航员的新陈代谢减缓,到达目的地之后再复苏,延生复苏不仅可以减少物资需求,而且可以消除心理问题。

第五个步骤便是登陆外星的准备工作,在星际飞船搭载人类飞往目标行星的过程中,飞船要抛射小型探测器到行星,研究来自行星大气层的光线的光谱,探测星球上的环境,登录需要面临来自行星的危险,而且人类也会把危险带到那里。

外星人可能被地球上的普通感冒病毒消灭,因为他们从未面对过这些外星病原体,不可能演化出防御能力。

而地球人一旦到了有生命的外星,也完全有可能面临同样的毁灭。

所以,在登陆太阳系以外行星的初期阶段,应该先由机器人宇航员查明有关情况,然后再由穿着防护服的人类宇航员实施登陆。

当然,一些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