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祸起萧墙(2)(1 / 3)

帝国行 督金卫 6928 字 2020-11-30

舒潼虽然没有明说,但百里燕已了然于心。舒潼是看到宋国国力不济,不可能长期从咸国进口兵器装备武装宋军,故而想以更为廉价的方式,获取技术来源而,后自己仿造装备,以减轻财政开支。

传统上而言,大权独揽的权贵勋戚对国家大政方针有绝对的干预权,舒潼正是看重这一点,试图游说百里燕,出让国防技术。

想到这一点,百里燕继续说道

“舒将军,办法不是没有,但咸国能得到什么呢?”

“只要燕公子开口,无论战马牛羊还是棉花、大都、麻丝、肉干,皆可以作价商量。”

“既如此,宋国需向我咸国派遣熟练工匠一万人,其中三千人专造连射弩,另七千人听从咸国安排。所产连射弩的七成归宋国所有,宋国只需以战马、耕牛和棉花、大豆等物支付相应的物料与食宿费用,舒将军意下如何。”

“可以。那钢制兵器能否也以此法交换?”

“不行。”百里燕断然否决“但剩余七千工匠所产劳力,可折合兵器抵偿,用以交换宋国物产。如此以物易物,无需金银铜钱交易,对宋国,对咸国都有好处。”

“那好,就此一言为定,呵哈哈……”

舒潼是宋国大司马,各诸侯国大司马职能也大致相同,职能完全弱化为后勤军职,主管军械司和全国军器监,工匠的调动和去留,受到大司马直接节制。对于时下更看重权利和地位的统治阶层而言,工匠的多寡对他们而言没有多大意义。

舒潼调动一万工匠前往咸国卖苦力,既不需要财政支出,也不需要拿出现成的金银,就能用马匹、牛羊、棉花以市场价,从咸国购买友情价的装备,还能学到连射手弩的制造工艺,非但没有任何损失,宋国还能倒赚,看似是咸国没占便宜,事实上远非如此。

连射手弩的核心技术是钢制簧片和尺寸加工,前者需要炼钢,后者需要木工加工设备,以及技术管理流程,就算拿到了图纸,也无济于事,核心的技术仍在咸国手中。

同时还能利用宋国工匠的多余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利用宋国的人力,腾挪咸国工匠的劳力发展其他技术,而时下刻不容缓,时间和发展机遇远比任何的金钱和物资更为至关重要。

与舒潼敲定此事,百里燕又与其商量种植大豆一事。

宋国北部土地都很适合种植大豆,晋国的大豆多半是来自宋国。要养好马,养上等马,除了放牧喂食草料,还要一些粮食饲料。

当下大豆还是一种下贱的作物,并不作为人的主要口粮,宋国种植大豆主要是为了喂马,因此也成马料豆,因富含油脂和精细蛋白,大豆喂养的宋、徐战马体格健硕。

百里燕要大豆,是为了榨油和豆粕,增加贸易项目和资本通量。咸国固然能种植油菜,但当下技术油菜籽的保存率远不如大豆,同时大豆豆粕要能用于食用、养马和喂养家畜,而宋国则能从咸国得到他们所需的糖、稻米、丝绸,甚至是钢材、百货。

第二天启程返回业绥,百里燕隐隐担心起业绥的安全。

吕瑞是舒潼的亲信大都督,业绥守将,能力没什么出众之处,唯一的优点是忠诚,文韬武略与陆肇大抵在一个水准,但各有所长。

回到业绥已是五月中旬,郑平对金雪狄人斥候的审讯依然毫无进展,还弄死了一个,这让审讯变得更加艰难。百里燕干脆将那活口看押起来,等待照亭、康芝两地的侦查消息。

五月廿四,今年的第一场战役打响,曹驰正起兵四十万,向南逼近诺信山口,以志国朝天阵为核心阵,择机与蛮军交战。

而与此同时,照亭迟迟没有什么消息,五月廿七,从兹城南下途经业绥的十万只宋国绵羊应在半月前抵达,但莫名其妙的消失了踪迹,吕瑞派人北上寻找,五日未归,下落不明。

到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