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十王进京!(1 / 2)

这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日子。诸侯王进京朝见,是诸侯王必须要履行的义务,有规定的时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行体制逐渐走向极端,诸侯国逐渐壮大,对于天子也越来越不尊重。原本是正常履行的义务,也成为了口头说说而已。相互走向对立,你知晓我的不满,我知晓你的意图,这样的情况下,诸侯王们不敢亲易来京。而且天子也召唤不动。最近的一次朝见,是楚皇项临天登基伊始。之所以项临天被誉为楚国近代最伟大的帝王,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他登基时,大楚三十六个诸侯王除去两个有特殊事情,其他都来了。那可真是一场盛事,在楚国的历史上也是极少发生,由此也确立了项临天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今,盛事重演。同样是新君即位,诸侯王朝见,只不过却多了些其他的氛围。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大楚的新朝,也是一个作风强硬的皇帝。作风强硬,是朝臣们对这位陛下的评价。经过一番磨合,新朝已经运转起来。有不少旧臣感叹,楚皇项临天已经算是难得一见的霸主,但至少他能听进去一些意见,身边也有一个首辅姬无常中和,而这位却更甚。基本上,只要是他决定的事情,别人不容更改,只能执行,初始他们会发现,这些政令很离谱,简直无法想象,但慢慢发现,却是极有道理作用……他的威信极大,从各种表现来看,对于打击固有阶级是要贯彻到底了。就以他的作风,真的会允许诸侯国存在吗?也不见得。所有人都在观望。早晨,天刚亮。便有很多看热闹的民众早早的出门上街。今天是诸侯王进京的日子。这刚开始就有一个爆点了,因为到达寿春的只有十位诸侯王,厥王项允并无音信。这也就意味着,他没有做到王康提的要求,将要面临清缴。话虽如此。但是否真的出兵,还是个问题。总之,人们是议论纷纷。“来了,来了。”“看那旗帜,应该是奉王的车驾吧?”“奉王可了不得,近年来奉国发展壮大,成为东楚之首,相当的厉害。”“那还不是有名士温漳的辅佐?据说这次主使就是温漳,也是他跟陛下谈判有了现在的结果。”“那是尤王的车驾吧?”“那是浑王的车驾吧?”声声议论不绝于耳,指指点点热闹不已。“不过车驾不多啊,朝见也是朝贡,车驾不多,礼品便不多。”“哼,你觉得这些诸侯王们会多带礼品吗?能来就不错了。”“也是。”“不管如何也是一场盛世了,还记得楚皇陛下登基的时候……”“禁声,你是想找死吗?现在可是新朝大秦,是开明皇帝!”因为事项特殊,今日寿春城内城防军都亲自出动上街维护秩序,将民众拦截在道路两边,让出通行的路径。虽然人多,但秩序井然,丝毫不乱……放下车窗帘,项百川长呼了口气,他感觉自己有些想当然了。来到寿春周边就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这种场面,完全不像是经历战乱之后的新朝建立,至少有了完整的体系秩序。寿春更是跟他以前来的时候感觉上一模一样,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王康已经对这里达到了完全的统治。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丝毫没有异样。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他知道,这一次是来对了。至少跟王康有了对话的机会,不然等一切安稳下来,王康一定会派兵清缴。当然,这也不是最担心。来到寿春范围,他才知道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新律发布推行。这是一部完全针对贵族固有阶级的律法,他们首当其冲。这是对分封制的最大冲击,相信如果真正的推行下去,分封制将不复存在。“听说,近日皇帝陛下已经在督促吏部拟定官员选拔标准,更改之前程序……”在一旁温漳说着这几天了解的情况。他出城迎接了,就直接上了车驾,也不至于让奉王没有任何准备,两眼一抹黑。其他使臣也是同样的做法。他在说着,可看样子项百川都没有听进去……“奉王?”“哦,你说什么?”项百川这才是回了神。“我说皇帝陛下有意……”“你说的是王康吗?”项百川皱起了眉头。温漳解释道:“在寿春待着,必须要注意称呼,毕竟改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