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Il signore e con te(2 / 4)

能量。

哪怕是最容易被记住的副歌部分,也会因为难以演绎出王非的唱腔,而在传播度上有损。

最后就是歌词里的含义

说实话,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广的知识储备,也没有那么多的好奇心。

有时候,知识摆在眼前,也懒得看。

但是吧

有些时候,有些人就能做到非主流,和主流之间的那么一丝平衡。

比如王非,她是有这个本事的,不过是要借助于她那寻常歌手难以企及的声线。

比如叶青,他也是有这个本事的,而他则是主要借助于他的歌曲本身。

室内,安静。

邓斌其实是快速地先记完了词,打算配合着曲子一起看,结果人家的词上来就写道“ave &nrazia ricevuta per &nlia

&nn&n&nn&nle&n an”

嗨哟,上来就是意大利语。

这玩意没接触过的第一眼肯定懵了。

“这是一段祷告词。”

叶青解释道“我做的de里面有这部分的内容,你可以先听听看。”

de做到这种程度了?

邓斌接触到的很多音乐人里,哪怕平时也自己编曲的,但一旦把编曲的活交到他手里,就一副“交给您我就放心了”的架势。

只有曲子,其他没做任何处理。

这样做固然对邓斌来说,操作肯定是方便的,因为有些人的编曲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或者和他的想法合不上。

可是很多时候,这样做也没有惊喜,基本上就相当于给他一副简笔画,然后自己在上面修修改改一点后,就准备上色。

最后,色彩都是比较固定的风格。

所有听到叶青说de上有这个,那他还是先听吧

“我来看看啊”

邓斌接过电脑,上面贴着“内部资料,禁止联网”的标签。然后咔咔输了三层密码,才终于见到文件,点击播放

先是一个低沉且听起来就年长的男音,念了这两段悼词。

古典吉他和弦乐遥相呼应,配合着木贝斯的低音,然后木管组交替弦乐,加入竖琴作为陪衬光是这一段,邓斌就体会到了,当年王凯兴脑子不够用的感觉

光是听前奏,就感觉像是某个大片开场。

哪怕他是第一次听。

“等一下,等一下,我缓缓”

毕竟是第一次合作,没想到还没等叶青担心和对方的磨合不顺,对方就先出了毛病。

所以隔了一阵,邓斌才继续按了播放

男声再次开始祷告,而伴随着的,出现了女高音的吟唱,配合弦乐长线条的颤弓惊得他一阵头皮发麻。

不安的感觉,似乎有危险来袭。

而男声似乎也被前奏的不安所感染,祷告的速度加快,再加快。

然后就出现了一股空间感极强的片段——这是通过对打击乐的部分做了滤波处理,过滤之后,加强了选定方向的强度;又通过清音吉他分解和弦的大量混响,把这个方向往四面八方衍生,都变得很强。

简单来说,就是从技术层面给没有音乐底子的人,也能感受到这种空间感。

“”这已经完是属于编曲得相当精美的范畴了,你管这叫de?

邓斌不由得黑线即使以最严苛的标准,起码也百分之八十以上了吧

并且这种细节配合的惊艳感,画面感,空间感就真的不只是需要配合想象,对他来说,简直是已经把这个画面再脑海里画了出来。

真好啊,不过我也不是没见过

邓斌尽量保持着格调。

不过还没等他想完,耳机里就传来两声像是“驾!”“驾!”的声音,伴随着一阵军鼓节奏的底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