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全新的王朝!(2 / 2)

太差,一切都要从头来。

首要做的就是办学。

新律倡导有教无类,不设门槛,也是为了增强人们自主学习意识。

以朝廷的名义开设学堂。

有很多老师都是从新奉城带来的,他们都接受过新式教育,能够最快的上手。

同时,对于一些已经年长,教授难度很大的,还设立了专业的学堂,教授一技之长……

而这些都有一个前提,是要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朝廷的政令。

王康将富阳小报的班底拉了过来,专门成立了一个负责宣传的衙司,并且还开办了大秦官报!

曾经富阳小报的小编,笔名为笔下生花的林舟,成了第一任主官。

其实这也是加强统治的一种手段,控制舆论,掌握人心。

目前是在寿春进行,等慢慢发展起来,就可扩展至地方,王康相信这些都能够实现……

只不过在初期,这些都是要砸钱。

尤其是开设学堂,相应的设施,教员等都需要花钱。

很多人都不理解,王康为什么要投入如此之多来做这些事情。

现在财政压力紧张,这件事情完全可以等舒缓开了再进行。

可王康却依旧如此。

在他看来,这才是事关国家发展的基石。

毕竟,科教兴国。

这是不变的真理。

王康就是在向这方面发展。

连日来,朝廷官员以及城民百姓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变化。

每天都有新的政令,都有新的变化。

在朝廷的全力支持下,第一所学堂已经建立,并且开课。

这曾经是一个贵族的大宅,经过修缮启用,可同时容纳三百名学生上课。

开学当天,万人空巷,王康还亲自去题了词。

这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天,因为这意味着贵族垄断式的教育彻底被打破。

新学堂,三百名学生中从七八岁的孩童,到中青年皆有,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大部分都来自于普通家庭,甚至是穷苦家庭!

而且这还是属于义务教育范畴,支出都由朝廷承担!

这显然是一大创举!

而这也不过是一个缩影,近日来各种政令层出不穷,每一条都事关国家大事,每一条都是新的改变。

新朝如同是一个庞大的机器在快速运转,散发着活力,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希望……

很多人都觉得难以置信,这位陛下是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想法?

人们都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大秦将会成为最强盛的王朝!

各项进展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王安已经回到寿春,在这个时候立太子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