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阿根廷队的优势和弱势!###(2 / 4)

斯特拉娴熟而多变的挡拆技术,配合上突破诡异的吉诺比利简直是大部分防守球员的噩梦。

斯科拉挡拆后的后撤接球投篮,或者加速穿插完成空中接力的不规则战术跑位。

再搭配上其和吉诺比利能够依据场上的防守变化,来随时的变化自己的进攻节奏和进攻战术的逆天能力,直接让大部分第一次接触两人配合的防守者头疼不已!

而这些东西实际上是靠训练是很难训练出来的,这就是一种天生的天赋和能力。

并且除了战术上的优势,吉诺比利偶尔会准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带了瞄准镜的三分投射,也会给中国队的外线球员造成不小的防守压力。

所以在第一节比赛结束的时候,虽然阿根廷队同样处于落后的状态,但是从比赛场面上来看,两队算是打的半斤八两。

最终第一节比赛结束,阿根廷也仅仅只是落后了两分而已。

很明显,因为是决赛了,也是最后一场比赛了,两支球队的主力球员都开始不在保留自己的体能。

所以,第二节比赛一开始,两队都没有放自己的替补阵容,而是全部是以首发阵容来互相对阵。

只是,阿根廷队这边,除了吉诺比利和斯科拉以外,其他球员的上场效果并不会有什么差距,都是一个结果,那就是防不住。

尤其是内线球员,外线阿根廷还能够期望于胡卫东随着体能的下降,在进攻端的火力稍微下降一些。

但是作为一个完全以内线为战术核心的球队,外线球员稍微拉跨一点,并不会很影响整支球队的战术运行和进攻防守体系。

另外,除了首发的差距外,两队替补也有着很大的差距,毕竟中国队的替补席虽然没有办法和美国的替补席相比,但是也是这届世锦赛数一数二的替补席阵容。

中国队的替补席搭配着三个超级内线,其中任何一个都能够做到至少挺进到八强的位置。

所以第二节比赛相比于阿根廷队的来说,中国队的球员轮换要更加的轻松和从容一些。

这也是阿根廷队和美国队不同的地方。

阿根廷队缺少足够多强力的球员,来给予中国队的替补球员巨大的压力,从而可以大量消耗中国队的主力球员的体能。

可能上一世的中国队还可能会被车轮战给打到。

但到了这一世,蒋兴权可以更加从容的去进行球员上的轮换。

除了保持场上至少两个超级内线存在以外,中国队其他位置的球员都可以进行一些轮换。

可以短暂的出场一段时间,从而让三个主力球员,可以互相轮换着获得一定的休息时间情况下,依然保持足够的内线进攻压力。

但同样,两个内线的中国队比较没有打三内线战术的中国队顶。

所以第二节比赛,虽然中国队因为球员轮换,让姚明等人获得了一些休息时间。

但也导致中国队没有能够将两队的分差,在第二节比赛结束的时候扩大到很大。

当然,阿根廷也没能够抓住机会将两队的分差缩小或者反超。

最终半场比赛结束,中国队依然取得了三分的领先。

并且无论是姚明,徐亮还是王治郅的出场时间,都控制在了16分钟左右。

这就意味着中场休息之后,即使下半场两节20分钟的时间内,三个超级内线都不下场的情况下。

三人也能够保持足够的体能来应对这场比赛的进攻和防守。

“只能说篮球确实是一个偏向于团队型的运动。

当然了,我不否认,如果每一个球员都是张伯抡,乔丹那样实力的球员的话。

他们之间又各打各的,不会互相影响的情况下,个人实力有可能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但是毕竟没有五个那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