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实诚的东北人(2 / 2)

可能是来了很久了,又叽哩哇啦的说了一些话,说完以后也直接推门就离开了。

现屋里面还剩七八个人了。

反正里面西西索索的,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姜大邺把凳子挪到了窗户旁边,就在那里坐下了。

过了几分钟,一个特别的腔调,从里面传了出来,有点港台腔的普通话,不时夹着一些英文。

其实不去刻意打听也明白,这些人要么就是收购厂子,要么就收购地皮。

等过了半个小时。

那帮人都走光了,只剩下纺织厂厂长等几个老领导。

姜大邺就问了一下,还接不接业务?

不出所料,厂里面已经停产了。

然后他又问了一些,厂子出售或者合资之类的问题。

刚才那个中年胖子,说像刚才这样的情况已经不知发生多少次了。

临走前,姜大邺交代陈大向那个中年胖子索取了一些他的联系方式或者联系地址。

中年胖子叫吴建国,是京棉二厂以前的车间主任。

等吴建国回到家,姜大邺他们己经在门口等着了。

他也没有过多墨迹,塞了两包中华烟给他,然后又仔仔细细详细的问了一些之前一厂,二厂,三厂的消息。

吴建国也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这三个厂这些年发展历程。

最最巅峰的时期3个工厂的工人加起来有1万多。

进入90年后,南方的纺织业异军突起,京都棉纺厂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经营不善,一厂和三厂已经在去年11月宣布了倒闭。

这边还有几个配套工厂,比如染料厂,绣花厂也早已在此之前就宣布倒闭。

现在就二厂还没有宣布倒闭,但基本也是无力回天了。

由于地处京都,很多问题都比较敏感,现在所有工厂的地皮都还没有卖掉,不过已经在洽谈了。

港岛,新加坡,甚至是马来西亚的华商都来过几次了。

因为厂里面的职工的要求比较多,过来的华商又想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一直没谈拢过。

姜大邺对这个占地两三千亩的纺织厂兴趣还是很大的,毕竟这是在京都三环内的地皮,以后的升值空间不可限量。

回到家里,他打电话给陈松,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他进一步跟纺织厂那些领导沟通,看一下他们的底线在哪里?

他也顺便询问了这些天,启明科技公司的境况。

陈松表示已经办妥了,现在,临时租了个厂房改造成研究所,绝大部分的科研设备,也在采购中。

吕正斌那里也有了很大的进展。

现在已经陆陆续续招了20名科研人员,没有意外的话,最多半年就能出成果。

姜大邺打了个电话给吕正斌。

他表示非常欣慰,并且勉励吕正斌加速研发进程,不用给他省钱。

吕正斌回复说他很感动,现在找一个知情达理,又有钱的老板非常难了,让姜大邺不需要担心,他会可劲的花钱。

这得有多强大的遗传基因,才能把他老妈的优良品质继承下来?

姜大邺有点哭笑不得,你们这些东北佬,要不要这么实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