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的事情,还是交年轻人去做最好,关键是他想不通儿子如何成为儒修的事情,所以他也不想张扬。
房玄龄迷迷糊糊的就去上朝,整整一早上,史无前例的一言不发。
“嗯!”房玄龄感觉身旁有人撞了自己一下,不由抬头看了过去,只见好友杜如晦正一脸无奈的看着自己。
房玄龄知道自己走神被看出来了,还是在李世民面前,马上躬身一礼道:“陛下恕罪,臣失礼了。”
“玄龄不用在意,朕发现今天一大早你都在想事情,莫非有何大事?”李世民摆摆手,好奇的问道。
房玄龄知道这是御书房,没有外人,眉头微微一皱,随后露出一丝苦笑,他知道这是李世民照顾自己,所以才没有在朝堂询问,他扫视一下,确实没有多少人,于是斟酌一下道:“臣确实心有事情。”
这一下,不但是李世民好奇,一起的杜如晦,长孙无忌也好奇起来,目光落在他身上。
“犬子昨日成了儒修。”房玄龄如实说道,这种事情瞒是瞒不住的,更何况他心里一直有种担忧,毕竟一些邪门手段,对于人有很大的伤害。
“房二郎!”
“儒修!”几个声音同时响起,都是熟人,家里什么情况,即便不清楚,也略知一二,房家老大已经是儒生,这当然说的就去老二。
“呵呵,恭喜房公,二郎这是想通了,愿意学家传的本事。”长孙无忌笑着道。
“玄龄你的意思是说,房二郎已经成为儒生?”最了解房玄龄的杜如晦有些惊讶的问道。
“不止是儒生,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应该快要成为学士了。”房玄龄露出一个奇怪的笑容说道。
“恭喜玄龄!不知道房二郎做出了什么样的天赐诗词?为何朕没有感受到呢?”李世民透漏着一丝好奇问道。
儒家最让人羡慕的一点,只要能做出天赐诗词文章,一朝成为大儒,也是有可能的,就像道家悟道一样,顿悟之后,成为真君,天师,这都是有先例的。
“犬子既没有做出引动天赐的诗词,也没有写出文章,甚至与微臣没有关系。”房玄龄微微摇头说道。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