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战争节奏(1 / 2)

日不落盛唐 月影微凉 2772 字 2020-11-30

在谶言的流传下,大量无家可归或者是无田可耕的百姓们都选择了变卖自己那些不便携带的家产,向西北的李文渊处迁徙逃难。这些人在李文渊安排在各郡的夜枭和流匪势力一路护送,大多都是平安的到达了薛举的地盘上。李文渊倒是不怕暴露自己出资支持的那些流匪,毕竟其中也是有很多重金收买,临时雇佣来的土匪义军们,真真假假之间才会有人相信。

这些难民到了薛举的地盘,就算是安全了,接下来就在薛举军队的护送下穿过金城和西平两个郡,就能到达武威郡了。在武威郡早已做好准备的薛仁越将这些辗转数千里的难民们暂时的做了登记和安置,随后他们将在各地官员的引导下分散开住在西域八郡之内,填补上西域地广人稀的短板。

一时之间近五万户的第一批难民险些压垮了李文渊手下还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负责难民接受工作的行政系统,不过在意识到这一点以后,各郡的郡守都加大了对这个系统的官员投资,总算是保证了行政效率。这第一批抵达西域的五万户,二十多万的难民算是都安置好了,除去享受免息贷款买地的人以外,李文渊也再次招募起了两个军团三万人,都丢在了各郡的新兵营进行训练。打仗没有不死人的,在一场相持的战争中,哪边的后勤运输和部队补员工作做得好,哪边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我们面临的不只是针对西突厥的这一场战争,还有攻灭西突厥以后漫长的弹压那些以前依附于西突厥人的草原游牧部落们,这都将耗费我们更多的精力,若不是担心民力枯竭,我恨不得全民皆兵,要知道我们在西线集结了五个军团,七万五千名战斗人员,洒在草原上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我们要考虑的是战争,是生存,最后作为胜利者,才有资格考虑生活。”在面对手下的民部,农部,工部这三部的部长的堵门劝解李文渊的征兵行为的时候,李文渊这么说道。

新兵训练所消耗的物资本身并不多,但是偏偏李文渊结合后世的一些观念提前搞出了职业军人这个概念以后,训练一个士兵的成本就飙升了起来。如此高成本的投入,也潜移默化的让军队中的军官们在使用手下的兵力的时候更为谨慎,不会肆意挥霍手下的炮灰了,毕竟无论何时的战争都是一场效费比的对抗。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始终都是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总资源数量下去进行尽可能合理高效的划分。谁对手头的资源利用率高,谁就能战斗到最后,登上胜利者的宝座。从古至今战争的本质一直没变过,无论使用火枪还是棍棒,驱使和约束战争的都是利益,一直没变,变的只是利益更加的复杂,更加的难以预料。

这三个部门的部长也是李文渊的嫡系,都是通过科举考试以后再进入政工学校里学习过的佼佼者,出身都是寒门,还有一个是祖父辈的汉化胡人。他们这回面对李文渊的继续扩军表示反对的原因只是单纯的因为五万户的难民涌入西域。五万户人,在中原还是以家族聚居的情况下每户最少都是五到七人,但是随着战乱,迁徙路上的伤病,最后走到西域的便是只有四到六人一户。

二十万人的低保粮的放并没有问题,这个李文渊早早地就准备好了,但是这二十万人的住处却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为这些难民规划出来的住地早就有了,但是人手一直以来的不足让这些住房建设的比较缓慢,正当民部的部长准备安排西域自李文渊第一个提出并使用的以工代赈的方法解决住房建设问题的时候,李文渊的一纸征兵令抽掉走了近三分之一的青壮,这才让民部部长直接找上了李文渊。

农部则是因为民部对今年的粮食生产总量能否满足第二年的低保粮放问题的忧虑而找来要在李文渊面前算一算账目的,不过农部倒也是比较倾向于安置这些难民务农,来保障今年的粮食收成。

工部的原因更简单了,他本身就因为李文渊钦点了在有限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