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济宁城下【3k】(2 / 3)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3365 字 2021-07-29

自觉地以棚排为单位,有序地在餐车前排好队伍,并不着急。

闽王军从未出现过断粮领不到吃食的情况,餐食不够还可以加,士卒们并不担心排在后面会领不到吃食。因此闽王军中并未出现大明朝其他部队一到饭点士卒们争先恐后抢食的情况。

一路上高杰军中的士卒也喜欢吃闽王军中的饭食,他们的野战军粮是一种名为飧饭的食物,说白了就是将煮好的米饭晒干放入粮袋,食用时用热水泡烂或者稍微煮一下便可食用。

飧饭的味道并不好,而且当世的保鲜能力有限。如果是在夏天,吃的飧饭基本上都是馊的。不过当世粮食金贵,馊了也只能硬着头皮吃下去。吃馊饭总比饿死强。

这种便携的野战军粮朱琳泽也有,不过目前主要还是供应骑兵,骑兵往往战线拉的比较长,距离主力部队相对较远,而且骑兵不可能带餐车。

因此骑兵的野战伙食反而不如步兵,一般是携带一条足以维持15天营养所需的炒面,再加上若干肉干。

在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骑兵也喜欢蹭步兵的餐车,可以吃上热腾腾的饭团喝热腾腾的肉汤。

高杰让亲兵去闽王军的餐车上领了两个饭团和两碗肉汤,一份给自己,一份给邢夫人。

见邢夫人开始吃后,高杰这才一面啃饭团一面对朱琳泽说道“此物甚是方便,不用埋锅也能造饭,烧煤也省去了拾薪柴的功夫。”

刚刚吃完两个饭团的朱琳泽打了个饱嗝,抹了抹嘴巴说道“咱们走的是官道平路,餐车比较好用,若是在崎岖地形行军作战,这餐车便不甚便利,还是要埋锅造饭。”

炊事棚也是带锅的,一般一个炊事棚随军带两辆餐车,背四口锅。

北地连年灾荒,山东的纯粮本来就不多,大顺军主力撤走之后带走了大量存量,济宁州城内的粮食所剩无几。

守城的士卒和民壮在看到城外的明军正在饱食无不是投来艳羡的目光,情不自禁地咽着口水,感觉空气中都弥漫着饭香和肉香的味道。

这让本来就饥肠辘辘的大顺军士卒愈发感到饥饿。

“明军破城之后可是要屠城的!尔等想要活命,只有死守济宁州州城一途!”

原本济宁州大顺军的最高军事主官是一名掌旅,但大顺军主力撤走之后便只留下部总宋仲礼负责戍守济宁州。

见军心动摇,宋仲礼急忙警告这些军心动摇的士卒的民壮。

这些大顺军士卒本来是投降之意,但在听宋仲礼说明军破城之后要屠城便暂且收起了投降的心思。

明军要是投降屠城的话,第一批屠的就是他们,还不如死守城池等明军退去,或是等其他的大顺军来援。

“贼势正弱,我军兵强马壮,闽王为何迟迟不下达攻城命令?”高起潜见朱琳泽顿兵济宁城下半天也没有攻城的意思,心急如焚,拿出往日监军的架势,质问道,“闽王莫不是想养寇自重?本监军这就修书于万监国”

只可惜朱琳泽不是卢象升,他没有忠君的心理负担,监国?

福监国朱由崧还是我扶上位的,朱由崧见了我都得给我几分面子,你这太监却如此不知趣,拿着鸡毛当令箭,对老子吆五喝六的。

朱琳泽像老鹰抓小鸡似的将高起潜提溜起来“高监军,你只是监军,本王才是北伐的兵马大元帅,高监军若是贪功,便率你的标营攻打济宁州城。”

“休得无礼,咱家乃是堂堂监军!放咱家下来!”

朱琳泽冰冷的眼神盯的高起潜发慌,以往高起潜只要亮出皇权这张底牌,就算是卢象升都礼让他三分,但这对闽王丝毫不起作用。

朱琳泽将高起潜重重地摔在地上,横眉冷对“本王的兵,轮不到你一个太监监军指手画脚!滚!”

“闽王,你且等着!”高起潜愤愤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