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联顺抗清(2 / 3)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218 字 2021-08-16

到底福州并不是他打下来的,而是郑芝龙主动放弃的。而漳泉二府乃是郑氏集团的根基所在,郑芝龙绝不会放弃。打泉州和漳州是一场硬仗,绝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左良玉和他的利益深度绑定,朱琳泽倒是不担心左良玉反叛。他倒是有点担心黄得功,黄得功在拿下龙岩之后就没挪窝。要是和李自成的关系,其实也就是弘光朝长江中上游防线的关系没有处理好,黄得功难免生异心。

至于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是指望不上了,李自成的大军才刚刚到荆州就惶惶不可终日,上奏请求援兵,左梦庚本人更是抛弃前线将士,留下马进忠等人留镇武昌,自个儿率亲兵妻妾进入了江西九江。

朱琳泽自己身边都没多少兵,哪里还有援兵支援武昌?

吴三桂和高第的关辽大军撤进关中,这倒是一个好消息,朱琳泽让李定国、高杰、金胜三人的部队即刻南下和他回师。朱琳泽手上的兵力这才充裕起来,汇聚起了一支四万余人的部队。其中一半是禁卫军,一半是高杰的营兵。

这支部队是弘光朝的精华所在,有这支强军在手,无论是对阵满清的军队还是李自成的军队朱琳泽的底气都很足。

至于北直隶的清军,朱琳泽倒也不担心北直隶的清军南下山东,山东尚有一标禁卫军、高杰的万余营兵驻守,防御也说不上空虚。

再者,清军的主力都在阿济格、多铎两人手里,就连吴三桂和高第的关辽军也都进驻陕西。多尔衮也抽不出多少兵力南下山东,就算多尔衮硬着头皮拼凑了些杂兵,粮草军械对于多尔衮而言也是一个大问题。

朱琳泽对李自成的行军速度之慢感到非常无语,潼关之战主要是在弘光元年正月初打的,李自成的大顺军拖家带口的,到了二月初主力才抵达河南内乡。

西安到内乡的距离不过六七百里,对于行军而言,这个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相比之下,李定国等人从垣曲到南阳,走的最慢的辎重营也在第十一天抵达南阳城。高杰的部队走的稍微慢一些,但在第十三天大部也都抵达了南阳城。

更骚的是李自成在内乡这个小地方足足待了大半个月,在内乡等没跟上来的家眷。

直到阿济格的追兵追到内乡了才继续拔营南下,期间朱琳泽几次遣使到李自成营中,李自成都没给个明确的答复,朱琳泽都替李自成着急。

此时前方传来李自成弃荆襄南下的消息,这时候就连武昌的马进忠都坐不住了,向朱琳泽求援。

朱琳泽忍不住长叹一声,李自成成不了朱元璋也是有原因的。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下的棋可以说是一步比一步臭。

如果说放弃陕西是大势已去,情有可原的话,放弃荆襄就是彻头彻尾的短视。

只要荆襄还在,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就在,人心就在,大顺还是一个朝廷,而放弃荆襄,李自成就重新成为了流寇。

李自成虽然一路溃败,但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从陕西收拢来的兵丁还有十三万,大顺在荆襄等地还有七万的驻防军。而李过高一功的西路军也没被清军全歼,尚在南下的路上。一旦会师,大顺军还有二十几万可战之兵,仍旧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

大顺军在兵力上对清军还是有着很大的优势,李自成要不在河南内乡浪费大半个月的时间,在内乡稳住阵脚,构筑防线,也未必不能挡得住清军。

李自成跑的累,清军一路攻城拔寨追的就不累?

李自成主力南下让荆襄地区仍旧对大顺政权心存一丝希望的官绅将佐彻底失望。

朱琳泽清楚李自成心里的那点小心思,李自成是想挑软柿子捏,顺江东下取他的江南。

朱琳泽见急行军而来的大军休养的差不多了,决定不管李自成的态度如何,先出兵帮助李自成阻截清军。一来让李自成欠他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