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严惩不贷(3 / 4)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135 字 2021-10-09

几百年来老祖宗们都不能禁绝,让他们在这里想出个解决的法子,这不是为难人吗?

更何况闽王这套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的教育系统要是真铺开来,日后的规模比起传统的教育体系要更大。其中的乱象只会更加严重。

此时马士英刚刚出恭回来,连连致歉,表示失态,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了。

马士英沉吟片刻之后,拍案道:“可仿照新军之制,设置学监不时巡视,此法古已有之,若学监能够做到新军政工系统的程度,提学官教谕的贪腐之风虽不能禁绝,但至少也会有所收敛。”

马士英的这个建议还算中肯,朱琳泽微微颔首,表示许可,不过他对这个办法并不是很满意。毕竟军事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他总不能照搬新军的政工系统到教育系统上。

得到闽王的肯定,马士英欣喜异常,只是在这种场合不能将自己心情写在脸上。马士英压制住心中的喜悦之情,脸上依旧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闽王,臣有一言。”

陆闻达起身说道。

“但言无妨。”

朱琳泽虚抬了抬手,示意陆闻达说下去。

“中小学堂的设立,乃是亘古未有之善政,只是我等求切之心,太过心急,方有今日之惨剧。教化之事不比练兵,只要钱粮和物资到位,以闽王之才,可数年练成一支无敌于天下的强军。”

“少给孤戴高帽子了,有什么说什么。”朱琳泽让陆闻达切入正题。

诸臣虽然平日里和陆闻达不对付,但陆闻达这时候敢站出来给闽王提意见,为他们解围,他们心里反而对陆闻达抱有很大的希望。

希望陆闻达能够给出一个让闽王满意的法子,这样他们也就能够早点离开这个腌臜的鬼地方,不用再这里继续活受罪。

“依臣之见,闽王欲推行教育,首当其冲的不是兴建多少中小学堂和大学堂,招收多少学生,若没有足够的合格的提学官、教谕、教师,这些终究只是纸面上的东西一捅就破。”

陆闻达为朱琳泽办了这么多年的实事,和形形色色的人都接触过,对一件事情的看法要比一般的传统官僚要深刻许多。

陆闻达的这席话算是说道点子上了,朱琳泽冷静下来,细细地思考了一番。

随着江南半壁的稳定,以及大规模的新军形成战斗力,朱琳泽现在已经无惧清军的铁蹄。

但他做事也越来越急于求成,越来越冒进。以前他扩军都是非常小心的,只有等到讲武堂训练出了足够的基层军官,方才正式扩军。

放到教育这一块,他反而显得急躁了。没有意识到相应的人才储备远远跟不上各大中小学堂的要求。

放在大学堂弊端还不明显,放在中小学堂上,教育人才储备的弊端很快就显现了出来。

就拿双门桥小学堂来说,整个双门桥小学堂从教谕到教师,基本全靠当地缙绅举荐。肖瑜和易信的教谕和副教谕之职还是花钱买来的,要是不出事才有鬼了。

“臣以为,可仿照海陆军讲武堂之制,专门设置一个大学堂,专门负责培养教谕和教师。”

陆闻达说出了他的想法,新军十几万人之所以能够保持良好的组织度,人数和规模上去之后战斗力也没出现明显的下滑,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有讲武堂每天为新军源源不断地输入基层军官。

这些基层军官保证了新军战斗力的下限。新军在和满清的作战中,不说百战百胜,但百战七八十胜还是可以做到的,就算是败也只是无伤大雅的小败。

要是能像陆海军一样,单独设立师范学堂,培养教育人才,也能够像新军一样,保证教育方面的下限。

陆闻达非常清楚朱琳泽推行中小学堂的用意,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有些落伍,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