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爆火(二)(1 / 5)

背后的那群人都快疯了,恨不得直接冲上去给骂人的那些人几个巴掌!

怎么会有人问出这个样子的问题?

这个不是在给何深递出把柄嘛?

这个就是现在那群想要搞何深的那群人,此时此刻最深的感触。

这群人说,让何深拿个什么奖项证明一下他的音乐会,他的唱片是真的牛逼。

然后说自己不懂音乐,根本听不懂他们那些古典音乐之中的什么杂七杂八的细节。

听上去好像是威胁何深,骂何深。

好像很让人感同身受。

毕竟大家能够听懂古典音乐的, 真的不是大多数。

古典音乐里面演奏者考虑的细节特别多特别多,绝大部分人是根本没有办法听懂全部的细节的。

如果让他们去说一个古典音乐怎么样,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基本上就是高雅,就是好听,然后拒绝。

这个很正常, 不听古典音乐的人, 永远是大多数。

对于复杂音乐的欣赏,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的。

否则,最火的作品就不是什么学猫叫,而是其他的一些什么现代派先锋派的作品了。

现在这个人说,说他们听不懂古典音乐,说让何深证明给他们看。

说何深连行内人的认可都拿不到,还指望拿到他们的认可?别做梦了。

这一下子,就将话题完全吸引到何深的这些作品,究竟有没有行业认可上。

并且这个认可还不是国内的认可,而是需要国际上的认可。

别是那些古典音乐大国,比如说德意志,法兰西白旗国,以及漂亮国之类的国家。

说能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得到他们认可之后,他们才会大概稍微认可一下何深的作品。

稍微认可一下。

听到这个地方,好像一切都很正常,一切都是非常的合理。

除了那些懂行的人觉得血压有点高, 恨不得跟那些人正面打一架,告诉他们什么才是艺术之外。

其他的都满好的。

绝大部分人,也大多认同这个观点。

希望何深可以拿出一个证明,证明他的这些专辑, 这些唱片,是很厉害的。

这个就是所谓的第三人理论,他们希望找到一个绝对严谨且符合权威认证的第三人发言人,代替他们思考。

他们会根据第三人的分析,谨慎地判断,究竟应该不应该相信。

就比如说一本书,看到书的第一时间,基本上不会立刻看这本书,而是要去看这本书的数据,看看这本书有没有刷数据,看看书评,点赞,出圈等一系列的信息。

然后从中找到好的信息,去分析,判断自己究竟应该不应该看。

这些数据,就是第三人。

现在这群人所想要的,也是一个第三人, 权威的第三人!

如果是其他的什么钢琴家,可能在这个时候就气地半死, 然后因为没有成功拿到奖项,从而彻底沉沦。

但是何深是谁啊?

何深是现在古典音乐方面,最火的一位钢琴家!

华国内绝大部分的人,可能都不怎么认识何深,不知道何深什么来头。

但是他们这些古典音乐的从业者知道啊,不管是华国内,还是欧洲的古典音乐从业者,他们对于何深的来头可是非常的清楚。

华国金琴奖出身的顶级钢琴家。

然后前往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一举成名的顶级钢琴家!

这种人,他沉淀了那么久的唱片,那么久的专辑,说没有拿到任何一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