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东坡肉!”(1 / 2)

“那好,既然大家不嫌我烦,我就来讲讲东坡肉!”启志环伺川菜馆一圈,微微一笑开始讲起了东坡肉!

“东坡肉很有名,它属浙菜菜系,主要以猪肉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

“东坡肉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

“东坡肉用猪肉炖制而成,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肥而不腻,带有酒香,十分美味。”

“要是说起这道菜的起源,那就必须得说一个人,他就是北宋诗人苏东坡!因为这道菜就是已他的名字,命名的!”

“但是,我要在这里纠正一个错误!很多人误认为,东坡肉乃是苏东坡创制出来了,实则不是,东坡肉据考是人们为纪念苏东坡所做,并不是苏东坡本人所创制。”

启志嘴角上扬,笑着声音特意提高道:“这里要划重点!别以后说起东坡肉是谁创制出来了,你张开就来个苏东坡,那可就丢大人了!”

“竟然不是苏东坡创制的东坡肉!”食客们闻言都很震惊,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是苏东坡创制出的东坡肉!

“天啊,上次我儿子问我这东坡肉和苏东坡有什么关系,我张嘴就来,说是大诗人苏东坡发明的东坡肉!”食客l闻言苦笑了一下对身边人说道!

“不怪你,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他的好友笑着安慰道!

“听小哥讲美食,真的涨学问啊,下次,我看可以带我儿子来听听!”食客j笑着说道!

启志没有急,而是给大家讨论的时间,见大家安静了下来,又继续讲道:“东坡肉的原型是徐州回赠肉,为徐州“东坡四珍”之一。东坡四珍是那四珍呢,分别有:东坡肉、金蟾戏珠、五关鸡、醉青虾!其他的三道菜,等有机会再给大家讲!”

“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秋,黄河决口,七十余日大水未退。徐州知州苏轼亲率城吏民抗洪,终于战胜洪水,并于次年修筑“苏堤”。百姓感谢苏东坡为民造福,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送至州府感谢苏公。苏公推辞不掉,将这些肉加工成熟后再回赠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便称之为“回赠肉”。苏轼贬谪黄州时,作有煮肉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人们开始竞相仿制,并戏称为“东坡肉”。”

“有人问了,不是说苏东坡吗?怎么又搞出来一个苏轼?”

“那我就要笑话你了,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还有为什么,大家会误以为是苏东坡创制的东坡肉,原因嘛,其实也很简单,苏东坡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才导致大家产生误会!”

启志一番讲解,让众人恍然大悟,然后启志又口若悬河的讲解食东坡肉的好处与那些人不宜吃,东坡肉的营养价值等!听的众食客如痴如醉!待启志讲述完毕,众人还在回味!

“好,太棒了!”

“受教了!”

“涨知识啊!”

“小哥不亏是美食专家!”食客们纷纷夸赞!

然后又燃起一波点东坡肉的!

“云溪姐,你这弟弟太强了,他就这么一讲,这东坡肉卖出去比咱们平时一个星期还要多!”一名服务员很是感慨的对云溪说道!

“你错了,我看不止是一个星期,至少半个月!”云溪闻言得意洋洋的说道!

“云溪姐,你可要好好拉拢他啊!可别让人抢跑了,这位小财神!”厨师笑着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