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0章 真正的战斗才开始(中)(月初求月票)(2 / 4)

一起,他们很快就会被打成筛子。于是,一帮穷途末路的小日子才给了秦若愚这种‘老子就是这么刚’的错觉。

只是日军不知道,他们距离中方山地阵地越近,就越接近死亡。伴随着日军三辆小豆丁的前进,中方阵地上也开始了新一轮火力覆盖,率先发起攻击的是4挺g34。

4个火力点瞄准的就是94式坦克的正面和侧面,击打在钢板上叮叮当当的响声不绝于耳,就像是死神弹奏的钢琴曲,别说把坦克车后的日军步兵吓得尿快蹿出来了,就是车内的装甲兵都不由自主地把腿给夹紧了。

94轻型坦克的观察孔在车前有一个,在车侧和车后还各有一个,不过,不是像未来坦克车上那种拥有各种高科技技术的观察孔,而是纯物理性质的孔洞。

在这种密度的火力下,谁还敢把眼睛贴在孔洞上朝外看?那不是主动送人头嘛!

现在的日军坦克车基本上就属于个半盲人,就凭着一股子想活下去的野望向前、再向前。

不过,这并不妨碍两挺7.7毫米重机枪向中方重机枪火力点开火还击,不管准不准,主打的就是个只要子弹射的足够多,就有杀伤对手的机会。

600发每秒射速的金属洪流在击打于地面上溅起的尘土形成一条肉眼可见的‘土龙’,向一挺架在两块百斤大石之间的重机枪抽去。

看到这一幕的日军步兵们在那一刻甚至兴奋的嘶吼出

“板载”的欢呼。只要能干掉对手拥有可怕射速的重机枪,他们活下来的概率至少提升了20个百分点。

下一刻,‘土龙’不负日军步兵众望的抽上了那个重机枪火力点,瞬间火花四溅。

“板载!”声响彻山野,甚至都压过了双方重机枪的怒吼。然后,一朵璀璨的弹花在硝烟和灰尘中绽放,一梭子子弹扫过来,再度把94式装甲车打得火星四溅,几颗疯狂的跳弹甚至还撞进坦克车后的步兵队伍里,三名日军嚎叫着倒下。

日军步兵......刀枪不入?这是因为传说中的铁布衫嘛!那是他们没看到,远方阵地上的所有重机枪的枪机位置都竖着一块钢盾!

这是秦若愚在青石岩战后的建议,四行团中除了苏罗通机关炮有自带的钢板护盾,其余重机枪都没有这玩意儿,但在实战中,重机枪火力点又是日军打击的重点。

不管是掷弹筒还是轻重机枪甚至是步兵精准射击,都能对重机枪射手造成杀伤。

青石岩一战,秦若愚的炮兵连就为此更换了三批重机枪主射手,不仅是人员损失,更重要的是失去有经验的机枪射手,也会导致己方压制火力变弱。

可是一块普通的6毫米钢板护盾重达10公斤,一个重机枪班就需要携带两块,那无疑是大大增加了机枪班的负重,有那力气还不如多带点子弹,而向减轻重量钢板太薄的话又无法阻挡住重机枪子弹。

还得是格鲁诺夫这个金属材料方面的天才工程师,正在研发g42机枪的这位无疑中配备出一种加了锰的钢材,这种被龚少勋命名为锰钢的钢材的硬度是普通钢材的2倍。

&n34机枪在200多米上的肆意射击而不被穿透,同样的面积,锰钢护盾的重量不到5公斤。

于是,获得钢材配方的大口子洞军工厂给所有重机枪和机关炮都了配套的锰钢护盾。

如果不是考虑到这玩意儿还是有些沉重,远在千里之外的唐团座甚至有心给每名步兵胸前都绑上一块。

说白了,仅从正面防护力来说,如今的g34机枪射手也不见得弱于94式坦克里的日军装甲兵,十几颗7.7毫米口径子弹落在钢板上,只留下触目惊心的凹槽却没有被击穿就是证明。

目前双方是谁也干不掉谁,却正好满足了日军的梦想,他们现在对杀伤多少中国人没多少想法,唯一的愿望就是赶紧逃离这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