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不杀的英雄来了(1 / 3)

毋庸置疑,影片的主题就是黑暗严肃,既然没办法使用更多的大尺度镜头,韦恩就只能多在这方面下功夫。

利用拍摄时故意营造的灯光,人物轮廓光的舞台效果,加上黑暗沉重的故事核,尽力的营造出所谓的歌剧气魄。

即便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漫画人物,韦恩也尽力赋予了布鲁斯韦恩贴近真实的情感转换,要让观影的影迷感受到,蝙蝠侠除了有钱,实际上跟你我一样拥有迷茫和恐惧,在精神上他同样是个肉体凡胎。

这样就能保证,布鲁斯韦恩虽然拥有强大的力量,又能从精神层面把角色拉入到现实,而不像漫画中超级英雄那样,一个个的都是神,一个个的都遥不可及、天赋异禀。

其实想一想,人这种复杂的生物,绝对不喜欢跟各方面完全碾压自己的人做朋友,也不想跟完美的人做朋友。

韦恩笔下的蝙蝠侠,就是一个缺点和优点都极为突出的超级英雄。他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精通全世界所有的格斗术,还身穿一身高科技装备。

可却仍然会像普通人一样会遇到挫折,心中藏着恐惧与迷茫,仍然需要经历挫折找回自己。

其实这完全可以参考,引起剧烈社会轰动,对大众影迷起到强烈煽动性的《小丑》。一个被身边的人逼迫下,逐渐变坏的社会底层,韦恩要让影迷观看后出现信服感,甚至要他们去相信,这两部影片出现人物联动,绝对不是巧合。

首先就要肯定人物设定上的成功,比如从电影中就能联想到的小丑亚瑟,一个不完美,甚至在某些方面失败的人,通过不断自我成长,在到最后的逆袭,才是大部分观众想看到的。

好莱坞过往的无数影片告诉他,这种天生不完美的主角,至少是成为优秀作品的第一步。

哪怕就算过两年要拍克拉克肯特,韦恩也会把这个人间真神拉下神坛,给他找一个观众都能接受的缺陷,再让大超通过自我成长去变成那个钢铁之躯。

《蝙蝠侠:开战时刻》是一整个系列的开头,只要获得了预期的效果,证明现在的影迷能够接受黑暗严肃的故事结构,之后的一整个dc宇宙,韦恩都会遵循这个基调。

这部片子后期制作的大部分工作,都在围绕着剪辑拼接在进行,他早在拍摄中途,就与道恩斯科特做好了精心的准备。

“我听说,最好的剪辑工作,就是让观众发现不了剪辑的痕迹,真是这样吗?”

午饭时间刚过,华纳兄弟制片厂中的后期工作室中,娜奥米沃茨提着几杯咖啡来探班,一边分给休息的几人,一边好奇的左顾右盼。

挂着一脸疲惫之色的道恩斯科特,接过咖啡耸了耸肩,作为一位业内资深剪辑师,对这个话题明显更有发言权。

“谢谢,咖啡非常棒!”

他伸出舌头舔了一圈嘴边的泡沫,微笑着对娜奥米沃茨解释道:“这也要看影片的类型,或者导演、制片人的要求。不过总体而言,让人发现不了剪辑痕迹这点,算是一种误解。”

这种偏向于理论的东西,道恩斯科特看这个大美女感兴趣,也就一边思考,一边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

“其实不应该说让观众发现不了的剪辑痕迹,换一种说法,应该是说是,好的剪辑,是在让普通观众避免产生信息接受障碍。当然了,这只是适用于商业大制作,毕竟电影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审美种类也发展成了许多种。”

娜奥米沃茨坐在韦恩身边,瞪着美丽的大眼睛看着道恩斯科特,这种东西她还是第一次听说,在她的印象中,影片剪辑是一种充满神秘感的工作。

“我明白了。”澳洲女郎看向剪辑师的目光,就像一个小学生在看自己的老师。“就像那些神神叨叨的文艺片,就不是以这个目的而剪辑,他们总想把故事编排的弯弯绕绕,让观众得看很多遍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