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满目是哀鸿(2 / 3)

这女孩究竟要做什么?为何非要拉上自己,去什么豫章郡海昏国?

这时杨熙忽然感到有人在案下戳了戳他的大腿,他转头一看,是小乙目光灼灼,正向他微微摇头。

他这才猛然醒悟过来,这个小沁惯会做戏,这几天小乙与他说过许多前事,他终于也算知道了小沁的种种行迹。想她扮作小厮便是呆呆邓邓,扮作织席女时冷漠非常,与尹墨郡主在一起也要威逼施压,师父雷狼已经就擒,她却坚决不降,深陷绝地还要捉住小蕊儿为质,简直是狡计万出,一颗心似有百窍。

此时她做出这等姿态,焉知是不是又在干扰他的心智,其实另有所图?

想到此处,他硬起心肠,只是不同意改道,只逼着小沁说明缘由。如今杨熙与小乙已经脱困,小乙身手强过小沁,若是争执起来,她绝对讨不到好处,若是杨熙翻脸不认人,毁约弃诺,她也是毫无办法。

小沁脸上现出痛苦之色,只是一言不发,继而泪水涟涟,竟尔落下泪来。

杨熙和小乙全都慌了手脚。若是小沁喊打喊杀,他们自然不惧,但毕竟他们都是年方弱冠的少年,看到一个少女在前哭泣,就算不知她是真心还是假意,但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杨熙没有办法,只得松口道:“莫要哭了,我答应你还不行?但是只此一次,可不能再绕路了!”

小沁见目的达成,忽如云开雨霁,破涕为笑。

杨熙只觉自己又着了她的道儿,但看着这从来一脸淡然之色的少女此刻露出笑容,别有一番动人之处,不由得暗想,女孩子还是多笑笑好。

小乙看着小沁梨花带雨的笑容,只觉在哪里见过这样的笑容。

然后他便想起来,小蕊儿在他面前,不也曾这般笑过么?

自己又一次不告而别,离开长安,不知小蕊儿会不会又在担心自己了?

一夜之间,三人各怀心事,都是没有睡好。

第二天,他们便重整行囊,果真转向东方而去。

过了陈留郡便是黄河,三人一路走来,只见赤地千里,房舍凋敝,道旁皆是荒滩野岭,随处可见倒毙在路上的饿殍僵尸。

大路之上,时不时地走过一批流民,无论男女皆是双目无神,瘦骨嶙峋,向着关中方向逃荒而去。

而山高林密之处,却经常有小股盗匪啸聚拦路,所幸三人之中两人武艺都不弱,一路走来总算有惊无险。

但是其实这些盗匪,也都是被逼作乱的灾民,一个个都是面黄肌瘦,只为讨一口饭吃。

有力气上山为寇、出逃成为流民的还不算最惨,那些老幼病残,无力逃走的,或躺在道旁等死,或插标于路卖儿卖女,但灾异平等加诸万民,谁又有余力向别人伸出援手?

杨熙在尚书署中当差,自然知道今年灾异频仍,黄河水患反复,百余郡县净皆受灾,黎民流离失所,不能聊生。但是真正走到这水患灾区,才知道现实情况竟然如此残酷。

“怎么会这样!”杨熙看着这荒赤的原野,和流离失所的灾民,只觉浑身皆在颤抖。

在尚书署时,各地都有上疏言说受灾,但司农署却一直扯皮,称各地谎报灾情,不肯拨款赈济。尚书令也不知受了谁的好处,许多报告灾情的奏章皆被批了“留中”,天子连见都没有见到。

长此以往,社稷危矣!

他回头看看小乙和小沁,却发觉他们比自己平静许多。小沁脸上只是稍微有些阴沉,小乙却是脸带悲悯,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小乙苦笑一声,“昔年我跟着先父从商洛逃荒去了关中,不就是因为天灾袭来,无以聊生么?这般惨状,我六七岁时便已见得